首页 > 万花谱 > 病虫害 > 菊花锈病

菊花锈病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6 09:47:06

名称:菊花锈病

学名:Adelges laricis Vallot

类属:同翅目球蚜科

病源

PucciniachrysanthemiRoze称菊柄锈和PucciniahorianaP.Henn称堀柄锈及PhakopsoraartemisiaeHirat.称篙层锈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Pucciniachrysanthemi夏孢子堆褐色,多生于叶背,少数生在茎上,大小l-2mm;夏孢子黄褐色,球形至椭圆形,具刺,大小30-37×25-32(μm),具3个芽孔,上生突起。冬孢子堆生在叶背或叶柄和茎上,大小l-2mm,深褐色或黑色;冬孢子栗褐色,倒卵形至椭圆形,大小38-55×23-32(μm)。P.horiana冬孢子堆黄褐色叶背生,大小2-5mm;冬孢子黄褐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或棍棒状,大小30-52×11-17(μm),分隔处稍缢缩,基部狭窄,平滑,柄浅黄或无色,柄长50μm,不脱落。Phakopsoraartemisiae夏孢子堆多生在叶面表皮下,后期才开裂;侧丝棍棒形,直或弯,无色至.近无色,长38-41.5μm;夏孢子浅黄色,卵形至椭圆形,具短刺,芽孔不明显。

1、分布与危害

锈病是菊花上的常见病害,也是重要病害,各种植区广泛发生,危害严重。

2、形态特征

干母第1龄腹面前、中和后足基节有腺孔群,腺孔圆形,数量不等。有翅瘿蚜腹部背面第5节中侧蜡片愈合,第6节各蜡片均愈合。伪干母第1龄腹面中足和后足基节有蜡孔群,每一基节上两群,内外各一,蜡孔圆形,数量不等。触角第3节顶端毛长为该节宽的4.5倍。伪干母成虫腹部第1~6节无缘蜡孔组成的缘蜡片。

每2年完成1个生活周期。以从受精卵孵化出来的第1龄干母若虫在红皮云杉中下层小枝芽上越冬。5月上旬若虫开始取食,5月底云杉芽萌动,干母成熟,大量孤雌产卵。受害红皮云杉的新芽基部、针叶和主轴渐渐变形,卵孵化时即形成虫瘿。瘿表面常有1龄若虫,到6月中旬已渐增大。瘿端有嫩枝,瘿体一侧有闭合缝,外长针叶。7月末虫瘿开裂,老熟若虫爬出,在附近针叶上羽化,向兴安落叶松迁飞。孤雌产卵,8月中下旬孵化为第1龄伪干母,9月中旬开始越冬。次年4月下旬若虫开始取食,脱皮3次,5月初成熟为伪干母,开始孤雌产卵。5月下旬部分卵孵化发育为有翅性母,向红皮云杉迁飞。6月初孤雌产卵,上旬孵化为雌、雄性蚜,7月初雌性蚜产受精卵,8月初受精卵孵化为第1龄干母,9月初开始在红皮云杉芽上越冬,完成为时2年的生活周期。此外,在伪干母所产的卵中,有一部分孵化为停育型第1龄若虫,即以此越冬;另一部分孵化为进育型,继续发育成熟。孤雌卵生繁殖4代,然后以1或2龄若虫越冬。

3、发生规律

锈菌潜伏在新芽中越冬,随菊苗传播蔓延。露地栽培的菊花在秋末多雨的条件下易发病。品种间对堀柄锈抗性有差异。

4、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如选用桃金山、舞姬等抗病力强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切忌连作,保持通风透光。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叶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3)化学防治:建议用20%国光三唑酮乳油1500-2000倍或12.5%烯唑醇可湿粉剂(国光黑杀)2000-2500倍,25%国光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连用2次,间隔12-15天。注意:使用唑类药剂防治锈病时,幼嫩花木及草坪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不可加量和缩短间隔期使用,以免发生矮化效果。

常用药剂:国光黑杀、三唑酮、敌力脱、杜邦新星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