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病虫害 > 杨柳小卷蛾

杨柳小卷蛾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5-24 13:29:08

名称:杨柳小卷蛾

学名:日本蜡蚧

类属:翅目,蚧科

1、分布与危害

种名:杨柳小卷蛾

种拉丁名:GypsonomaminutanaHubner

国内分布: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

国外分布:欧洲、北非、印度、日本、苏联(西伯利亚)

一种由成虫产幼虫(卵)于杨柳叶上,虫卵将柳叶卷曲,并啃食柳叶的昆虫。幼虫为卵,进而成长为类似蚕一样的虫体,成虫破蛹成蝶。对柳叶危害极大。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mm,翅展13mm。下唇须前伸,稍向上举。前翅狭长,斑纹淡褐色或深褐色。基斑与中带间有1条白色条纹。肛上纹位于臀角上。前缘有明显的钩状纹。后翅灰褐色,缘毛灰色。卵圆球形。幼虫体较粗壮,灰白色,老熟时体长6mm。头淡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两侧下线各有2个黑点。胸足灰黑色。体节上的毛片淡褐色,上生白色细毛。腹部第五节背面透过皮层可见到2个椭圆形褐色斑块,蛹褐色,长6mm。

3、发生规律

1年发生3-4代,以初龄幼虫在树皮缝隙中结茧越冬。来年4月上旬,杨树发芽展叶后,幼虫开始活动危害,4月下旬先后老熟化蛹、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底为末期。

第二次成虫盛发期在6月上旬,这代成虫发生量最多,幼虫危害最重,以后世代重叠,各虫期参差不齐,直到9月上旬,仍有成由出现,这代幼虫危害至10月底,即在树皮缝隙中结灰白色薄英越冬。

成虫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面,单粒散产。幼虫孵化后,吐丝将1、2片叶粘在一起,啃食表皮呈箩网状。幼虫长大,吐丝把几片叶连缀一起,形成一小撮叶。幼虫极活泼,受惊即弹跃逃跑。

老熟幼虫,在叶片粘结处吐丝结白色丝质薄革化蛹。凡林木郁闭度大,4.5年生幼树内膛枝上的叶片受害最重。

4、防治方法

检疫

对松瘦小卷蛾应进行检疫,禁止将发生此由地区的大酋、接穗外调或经严格检疫后调出。

林业防治

(1)造林时适当密植,实行针阔叶树混交,加强抚育管理,使树冠尽快初闭,以减少松针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标镰翅小巷蛾、棉揭带卷蛾等的发生危害。

(2)退育抗虫树种;例如贵州葵花松对油松球果小卷蛾有一定抗性。(3)结合松土,于树干基部培土压实,以防止复梢小卷蛾成虫出土。

人工防治

(1)对柳杉长卷蛾在虫口密度不大的低矮林分中可以人工摘除虫苞,加以处理;或用手捏死苞内幼虫及蛹。

(2)秋后至3月底以前将采收的皂荚果处理完毕或密封贮藏,以防荔枝异型小卷蛾羽化后的成虫飞出;对遗留地面或挂在枝上的荚果,要抬净处理;以消灭其越冬幼虫;5月中旬开始经常检查枝上有否此虫危害荚果,有则及时摘除处理;

(3)栗树落叶后及次年早春树液末流动前,彻底清除栗园地被物,以杀死栗子小卷蛾越冬自虫。

(4)收尽留在树上枯果穗及地面枯叶并加以烧毁,以清除洋桃小巷蛾虫源。

(5)彻底清陈云南松小卷蛾虫害木(枝梢)。

(6)剪除被害栗枝烧毁,以杀死油松球果小卷蛾尚未坠地的老熟幼虫。

(7)冬季剪除被害枯梢,生长季节及时剪除被害梢,集中放于寄生蜂保护器中,以达到保护寄生蜂、杀死天敌的目的。例如杉梢小卷蛾、松档小卷蛾、云南松梢小卷蛾、夏松小卷蛾等。

(8)除去林间枯枝落叶以消灭标镰翅小卷蛾的蛹。

(9)种子园及母树林秋季采种时捡出有虫球果,加以烧毁,以防一点实小卷蛾发生。

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期中可用黑光灯诱杀。例如柳杉长卷蛾、油松球果小卷蛾、紫金卷蛾、松梢小卷蛾、云南松小卷蛾、枣镰翅小卷蛾、棉揭带卷蛾等。

生物防治

(1)应用25%复方苏云朵杆菌(Bt)乳剂200倍液喷杀油松球果小卷蛾初印幼虫。

(2)应用0.5亿孢子/ml青虫菌毒杀枣镰翅小卷蛾幼虫(枣芽长2-3cm、叶展开3—4片时)。

(3)应用50亿孢子/g白鹰菌粉,每亩1-1.5kg喷杀柳杉长卷蛾幼虫有效.

(4)卵期释放赤眼蜂,每亩3-5万头,以抑制油松球果小卷蛾及栗子小卷蛾大发生。

(5)保护利用寄生蜂;例如对松瘦小卷蛾、龙眼裳卷蛾、松线小卷蛾、松皮小卷蛾等的寄生蜂。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