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丁虫
名称:吉丁虫
学名:jewel beetle
类属:鞘翅目吉丁科
1、分布与危害
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及华东,北方温室。主要危害柑橘、柠檬、梨、无花果、葡萄、可可、胡椒、巴豆、变叶木、桂花、冬青、沙棘、玫瑰、九里香、枸树、紫杉、杨、月季、夏兰、玉兰、珊瑚等。
2、形态特征
种类很多。成虫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过8厘米。体色一般甚美,具金属光泽。头较小,触角短,足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亦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严重时能使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虫。
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虫科(Buprestidae)甲虫,约15,000种,多数分布于热带区,是色泽最鲜豔的昆虫之一。窄长而扁,腹部趋尖。有些种类的鞘翅是带金属色泽的蓝、铜绿色、绿色或黑色。维多利亚时代期间,带金属色泽的甲虫被当作女人或男人的活珠宝。其他种类体上的豔丽色泽被黑色鞘翅遮住了,只在飞行时或从腹面才能看到。当金属色的吉丁虫停止飞行时,就变成树枝上一个暗黑色隆起,原本追捕它的猎捕者可能辨认不出其猎物。
白色、无足的幼虫类似蝌蚪,因体形而被称为扁头穿孔虫(flatheadedborer)。头扁而向外扩,身体其馀部分为窄圆柱形。
许多吉丁虫的幼虫在树内凿出带状孔道。眼吉丁属(Chrysobothris)危害树木和灌木。长吉丁属(Agrilus)形成虫瘿,幼虫在其中生活。小而扁的叶吉丁属(Brachys)在叶内穿孔道。
吉丁虫是一群极美丽的甲虫,一般体表具多种色彩的金属光泽,常被用来做装饰品。大多色彩绚丽异常,似娇艳迷人的淑女,也被人喻为“彩虹的眼睛”。全世界己知有15000种。幼虫多数穿孔于植物材部,前胸特别膨大,腹部细长。大琉璃吉丁虫为世界最大的吉丁虫,分布于印度、爪哇等地。南美大吉丁虫为南美洲最大型的吉丁虫。
3、发生规律
吉丁虫成虫在白天活动,喜欢阳光,通常栖息在树干的向阳部分。它们的飞翔能力极强,既飞得高又飞得远,不易捕捉;但当它们栖息在树干上时,却很少爬动,行动迟缓。
4、防治方法
1.成虫期,可树冠喷施常用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倍液。
2.早春或秋季树木落叶后用甲拌辛或本能进行土壤消毒25克/株。
3.3月下旬幼虫为害期幼虫可用国光必治200倍+国光毙克200倍混合液高浓度涂干,连涂2-3次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可提高防效。
4.早春和落叶后树干喷施800倍石硫合剂预防病害。
5.保护和利用昆虫天敌和益鸟。
6.对所栽苗木加强养护管理,及时修剪枯死枝、病虫枝,合理浇水施肥,提高树势及抗病虫能力。
7.伐除并烧毁受害严重的树木,减少虫源。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