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病虫害 > 朱红毛斑蛾

朱红毛斑蛾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19 07:37:57

名称:朱红毛斑蛾

学名:Phauda flammans Walker

类属:鳞翅目 斑蛾科

1、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广东、云南等省。为害榕树、高山榕、气达榕、花叶橡胶榕、印度橡胶榕、青果榕、美丽枕果榕、菩提榕等榕属花木。以幼虫食叶为害,大发生时,可把树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城市景观。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13.5毫米。头、胸红色,腹部黑色,两侧有红色的长毛。翅红色,臀区有1片大的深蓝色斑。卵扁椭圆形,长1.4~1.6毫米,浅黄色。老熟幼虫体长17~19毫米,头小,常隐藏在前胸下。体背面赤褐色,两侧浅黄色,气门上线和基线白色;每体节有4个白色毛突,每个毛突着生1根棕色毛。幼虫体上能分泌出一种粘液而使其体表粘稠。蛹纺锤形,长11~12毫米,腹部背面黑褐色,其余均为淡黄色。茧扁椭圆形,长16~18毫米。

3、发生规律

朱红毛斑蛾每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羽化成虫。第1代幼虫出现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成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羽化;第2代幼虫出现在7月中旬至10月中旬,9月下旬开始结茧越冬。成虫多在白天8~12时羽化,羽化后3~4天进行交配,翌日产卵。卵多产于树冠顶部的叶片上,平铺块状,每卵块7~42粒,卵期13~14天。初孵幼虫咬食叶表皮,随虫龄增大,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猖獗时把植株叶片吃光,仅剩光秃枝干。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附近杂草、石缝和树根间隙结茧化蛹。自然寄生天敌有绒茧蜂(Apantelessp.)和花胸姬蜂(GotraoctocinctaAshmead)。

4、防治方法

1.结合庭园树木冬季管理,松土灭蛹。

  

2.注意保护天敌。当幼虫大发生后处于为害低峰时,不宜喷化学农药,以免杀伤天敌。

  

3.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