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病虫害 > 高氏瘤粉虱

高氏瘤粉虱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09 09:56:04

名称:高氏瘤粉虱

学名:Saperda populnea

类属:鞘翅目 天牛科

1、分布与危害

高氏瘤粉虱过去报道主要为害柑桔。该虫现在广西为害茉莉花十分严重;在横县茉莉花上已普遍发生,局部地块虫口密度较高,并已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在横县附城镇曹村一块受害较重的花地里选14张有虫较多的叶片检查,发现平均每叶有活若虫65.3头,另有空蛹壳58.6头,即每叶平均有活若虫及蛹壳共123.9头。虫量最大的一张叶片有活若虫152头,蛹壳137头,两者相加共289头。如此高的虫量取食为害使叶片明显褪绿变黄,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由于高氏瘤粉虱是以刺吸式口器吸食为害,并不造成叶片形态上的缺损,加上虫体微小、群集叶背为害,所以该虫的重要性尚未普遍引起花农们的重视。高氏瘤粉虱属于同翅目粉虱科,1971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国内已知分布于江西、福建、广西。福建省报道该虫主要为害柑桔、茉莉,已知寄主植物还有九里香、杨桃、桅子花等。高氏瘤粉虱在茉莉花上以若虫和成虫群集叶背刺吸汁液为害,造成叶片裉绿变黄,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导致枝梢枯萎。同时分泌蜜露,易诱发煤烟病。

2、形态特征

卵卵呈香蕉形,长0.14~0.15毫米、宽0.06~0.08毫米。卵基部有卵柄插入植物叶片组织内,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黄色,孵化前呈橙红色。

若虫共3龄,虫体呈扁平椭圆形,淡黄绿色。头部眼点明显,桔红色。腹末背面具瓶形孔及半圆形舌状器。1龄若虫3对胸足较发达,体周围有12对刚毛;2龄若虫胸足退化,体周围刚毛10对;3龄若虫体周围刚毛只有3对。

蛹(拟蛹)体扁平椭圆形,黄绿色,体长0.58~0.62毫米、宽0.27~0.32毫米。背面可见2根刺毛、红色肾形复眼及白色翅芽。有的腹背前端中央处有一对黑斑。

成虫雌虫体长0.96~1.07毫米、宽0.24毫米,雄虫体长0.86~0.89毫米、宽0.20毫米。虫体白色,翅2对,其上覆有白色蜡粉,静止时翅呈屋脊状折叠。足跗节2节,具爪1对。

3、发生规律

高氏瘤粉虱在广西未见研究报道,在福建省福州地区年可发生8~10代,世代重叠明显,以卵和若虫过冬,但无明显越冬现象。在28℃条件下,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期11~13天,若虫期11~15天,蛹期7~9天,成虫寿命5~15天。

成虫喜群集在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取食、产卵,受惊忧时常短距离飞翔。成虫有一定的趋光性,喜湿,高温条件下活跃。行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卵散产于叶背,初孵若虫可在叶背四处爬行,二龄后便固定不动。常有数十头甚至百头若虫群集在一张叶上为害。该虫发生高峰期为4~6月和9~10月。

4、防治方法

保护天敌该虫的捕食性天敌有草岭、瓢虫、捕食螨、蜘蛛等;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蚜小蜂。各类天敌对害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因而在茉莉花田喷药治虫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高毒化学农药。

药剂防治使用50%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如国光毙克)1000倍液,40%啶虫.毒乳油(如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虫咪水分散粒剂(国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针对性防治。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