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病虫害 > 瓜绢野螟

瓜绢野螟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23 12:14:41

名称:瓜绢野螟

学名:Diaphania indica

类属:鳞翅目 螟蛾科

1、分布与危害

瓜绢野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福建、江西、江苏、山东、浙江、安徽、上海、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天津、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

以常春藤、木槿、冬葵、大叶黄杨等花木为危害对象。

危害症状:以幼虫危害植株叶部,初龄幼虫先在叶背上取食叶肉,被害叶片上呈现出灰白色斑;三龄以后常将叶片左右卷起,以丝连缀;虫体栖居其中;取食时伸出头、胸部;蛹也在卷叶中。

2、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20~30毫米,体白色,带丝绢般闪光;头、胸部浓墨绿色;触角灰褐色,线形,约与翅等长;胸部领片及翅基片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闪金属紫光,前翅沿前缘及外缘各有1条淡墨褐色带,翅面其余部分为白色三角形,后翅外缘有1条墨褐色带,前、后翅缘毛墨褐色。腹末两侧各有一束黄褐色鳞毛丛。

3、发生规律

该虫一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枯卷叶片中越冬;翌春5月成虫羽化。该虫世代不整齐,在每年7~9月间,成虫、卵、幼虫和蛹同时存在。10月以后吐丝结茧越冬。成虫白天不活动,多栖息在叶丛、杂草间,夜间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卵产在寄主叶片背面,散产或几粒聚在一起;初孵幼虫先在叶背取食叶肉,被害部呈灰白色斑;幼虫老熟后,即在卷叶中化蛹。

4、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冬季清除并烧毁地面上的落叶、枯枝、杂草,以消灭其中越冬幼虫。

(2)人工防治:在幼虫发生期,进行人工捕杀、摘除卷叶、深埋或烧毁。

(3)物理防治:悬挂黑光灯,捕杀成虫。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作者:蓝妖

首发:https://www.ilany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