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序苎麻
学名:BoehmeriasiamensisCraib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
- 拉丁名
- Atraphaxis jrtyschensis Yang et Han
- 别名
- 细叶猪毛菜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蓼目
- 科
- 蓼科
- 种
- 牛皮消蓼
- 亚科
- 蓼亚科.
- 族
- 木蓼族.
- 属
- 木蓼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束序苎麻相似植物
学名:BoehmeriasiamensisCraib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荨麻目Urticales
荨麻科Urticaceae
苎麻族Trib.Boehmerieae
苎麻亚族Subtrib.Boehmerinae
苎麻属Boehmeria
大叶苎麻组Sect.Duretia
束序苎麻系Ser.Siamenses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疏或密被短伏毛;芽卵形或狭卵形,长2-5毫米,鳞片三角状卵形。叶对生;叶片厚纸质,狭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8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浅心形或圆形,稍偏斜,边缘在基部之上有多数小牙齿,两面疏被短伏毛,侧脉3-4对,下面隆起,脉网明显;叶柄长0.2-1厘米;托叶狭三角形或钻形,长6-8毫米。穗状花序在当年生枝顶部单生叶腋,在其下,2-4条生叶腋或落叶腋部,在同一植株全为雌性,或枝上部的雌性,其下的两性或雄性,长4-6厘米;团伞花序直径1.5-2.5毫米,密集,互相邻接;苞片卵形或椭圆形,长2.5-3.5毫米,背面有短柔毛。雄花:花被片4,椭圆形,长1.8-2毫米,合生至中部,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长约2.5毫米,花药长约0.8毫米;退化雌蕊倒卵形,长约0.4毫米。雌花:花被纺锤形,长约1毫米,顶端约有3小齿,外面被柔毛,果期呈菱状狭倒卵形或仍为纺锤形,长1.8-2毫米;柱头长约0.8毫米。瘦果卵球形,长约0.8毫米,光滑。花期3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及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及西部、贵州西南部。生山地阳坡灌丛中或疏林中,海拔400-1700米。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
植物图片:
-
蜡烛草
蜡烛草种名:蜡烛草学名:Phleumpaniculatum别名:鬼蜡烛、假看麦娘科:禾本科属:梯牧草属产地分布:原产欧洲、近东。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和陕西。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叶片扁平。圆锥花序紧密
-
粗梗稠李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可达27米;树皮灰褐色,有圆形皮孔;老枝黑褐色,有明显浅色皮孔,小枝红褐色,无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2—6厘米,先瑞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边有粗锯齿,有时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色
-
月亮仙子
形态特征月亮仙子景天科多肉植物,出状态时颜色很仙,叶边缘略微红色,略带白粉,但是实际情况是比较难养出状态,大多时候保持绿油油的状态,月亮仙子多肉很容易爆芽,繁殖可以叶插或者扦插都可以,根据花友反馈,月亮仙子可以冻出红边~但是也有的花友反应夏天也会有红边,这应该跟地域有关系。
-
多枝黄耆(原变种)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茎多数,纤细,丛生,平卧或上升,高5-35厘米,被灰白色伏贴柔毛或混有黑色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1-23片小叶,长2-6厘米;叶柄长0.5-1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离生,披针形,长2-4毫米;小叶披针形或近卵形,长2-7毫米,宽1-3毫米,先端钝
-
短柄野海棠
基本信息学名BrediasessilifoliaH.L.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tiflorae野牡
-
肿柄杜英
基本信息学名ElaeocarpusharmandiiPierr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杜英科E
-
稗薹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长,匍匐,木质。秆侧生,高30-45厘米,扁三棱形,上部稍粗糙,基部具褐色稍分裂的老叶鞘。叶与秆近等长,宽6-8毫米,平张,淡绿色,边缘粗糙。苞片短叶状,具长鞘。小穗2-3个,彼此远离,顶生1个雄性,棍棒状长圆形,长1.5-2厘米;侧生的雌性,长圆柱形,长1-2
-
广东蝶豆
形态特征亚灌木。茎圆柱形,稍呈“之”字弯曲,节间短,被灰色短柔毛,地下具数个肉质纺缍状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被短柔毛;叶柄长0.5-2.5厘米,被短柔毛;小叶纸质或近革质,近等大或顶生一枚较大,长圆形,长6.5-14厘米,宽2.8-
-
云桂骨碎补
产地分布:产广西西北部(凌云)、云南东南部(河口)。生于低山山谷阴湿的岩石上,海拔300-900米。模式标本产地:云南。形态特征: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粗壮,长而横走,粗1-1.5厘米,全部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1-1.2厘米,宽1-1.2毫米
-
带叶瓦韦
形态特征: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横卧,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黑色,网眼等直径,大而透明,边缘具粗大锯齿。叶簇生或近生;近无柄;叶片长线形,长13-25厘米,宽约3毫米,渐尖头,干后边缘强烈反卷,两面均呈淡黄色,革质到厚革质。主脉上下均略隆起,小脉不见。孢子囊群卵形或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