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三蕊柳
学名:Salixtriandroide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拉丁名
- Ficus tikoua Bur.
- 别名
- 地瓜、地石榴、野地瓜、满地青、地枇杷、地瓜藤、地胆紫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荨麻目
- 科
- 桑科
- 种
- 牛皮消蓼
- 亚科
- 波罗蜜亚科
- 族
- 榕族
- 属
- 榕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川三蕊柳相似植物
学名:Salixtriandroides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杨柳目Salicales
杨柳科Salicaceae
柳属Salix
三蕊柳组Sect.Amygdalinae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树皮光滑,黄灰色或褐灰色;小枝在冬季有褐色绒毛,至春季近无毛。芽卵形,长8毫米,外面有绒毛。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稀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3-5(12)厘米,宽1-1.5(2.2)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两面无毛,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边缘有腺锯齿,叶柄长2-3毫米,无毛。花序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2-2.5(3)厘米,黄色或绿黄色,密花,有梗,长5-8毫米,有短柔毛,基部有2-3小叶,轴有毛;雄蕊3,花丝基部有长毛,花药黄色;苞片黄色或褐黄色,倒卵形,长2毫米,两面有长毛;腺体2,背生和腹生;雌花序长2.5-3厘米,有梗,长1-1.5厘米,基部有2-3倒卵形小叶,轴有毛;子房圆锥状卵形,长5毫米,绿色,无毛,有柄,柄长1-1.5毫米,无毛,花柱短,柱头2叉裂;苞片长圆形,长2-3毫米,黄绿色,外面有疏毛,内面无毛;腺体1,腹生。果序长达3-3.5厘米。花期3月,果期4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多生于水边。模式标本采自四川成都。
植物图片:
-
甘肃贝母
产地分布产甘肃南部(洮河流域)、青海东部和南部(湟中、民和、囊谦、治多)和四川西部(甘孜、宝兴、天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
-
毛粗丝木
毛粗丝木基本信息学名Gomphandramollis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茶茱萸
-
千花橐吾
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myriocephalaLingexS.W.L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黄花柳
黄花柳种名:黄花柳学名:SalixcapreaLinn.别名:科:杨柳科属:柳属产地分布: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宁夏;朝鲜,日本,欧洲也有。形态特征:灌木,有时成乔木;
-
滇南狗脊
形态特征植株高1-1.4米。根状茎横卧,粗壮,黑褐色,与叶柄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先端纤维状,亮棕色,膜质,全缘。叶近生;柄长35-85厘米,粗6-10毫米,棕禾秆色,坚硬,中部以上的鳞片逐渐脱落而渐稀疏,鳞片脱落后往往留下新月形的褐色鳞痕,使叶柄表面具粗糙感
-
刀把木
学名Cinnamomumpittosporoides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
-
光高梁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中南牛岛、日本、菲律宾及大洋洲。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生长习惯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海拔30
-
微硬毛钟萼鼠尾草
形态特征微硬毛变种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萼二唇形;叶和茎被微硬毛;苞片尾尖。参看:钟萼鼠尾(原变种)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约2800米的阴蔽谷地。分布范围产自西藏南部,云南西北部;不丹
-
林地鼠麴草
基本信息学名Gnaphaliumsylvaticum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
-
福建绣球
形态特征福建绣球是灌木,高30-70厘米;小枝圆柱形,初时与叶柄、叶片、花序密被半透明、广展、长2-3毫米的粗长毛和短柔毛,老枝无毛,树皮稍带白色,极易剥落。叶膜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2-20厘米,宽4.5-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狭楔形,边缘近中部以上具粗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