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岩须
矮小岩须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ora bungeana Juz
- 别名
- 小叶薄荷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种
- 新塔花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塔花族
- 属
- 新塔花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矮小岩须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CassiopenanaT.Z.Hsu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綟木亚科Andromededoideae
岩须属Cassiope
形态特征
矮小灌木,高仅2.5-3.5厘米;分枝少,疏生,常3-5枝,枝上密生四行覆瓦状排列的叶。叶小,卵形,长2-2.5毫米,先端钝,边缘具小锯齿,齿缘有毛,背面有1纵沟槽达叶顶端,沟宽,下部叉开成三角形,无毛。花单一,腋生;花梗直立,长1-1.4厘米,纤细,被蛛丝状褐色绒毛;花萼5裂,裂片长圆形,长约2.5毫米,两面无毛;花冠长5-6毫米,白色,两面无毛,口部5浅裂,裂片卵圆形,不反卷;雄蕊8,花丝粗壮,长约1.5毫米,疏被柔毛,花药长圆形,芒长1毫米,疏被毛;花盘无毛;子房球形,直径约2.5毫米,无毛,花柱棒状,长1.5-2毫米,无毛;胚珠多数。果未见。花期8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约3700米的陡坡上或岩石缝中。模式标本采自德钦。
本种提示
本种近鼠尾岩须C.myosuroidesW.W.Smith,但叶背无毛;亦近短梗岩须c.abbreviataHand.-Mazz.,但叶背沟槽宽并达叶端。其真正的近缘种可能是朝天岩须C.palpebrataW.W.Smith,但叶背有沟槽。故三者均可区别。
-
嫩枝无心菜
产地分布西藏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枇杷叶山龙眼
-
黄花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flavomaculataHaya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
-
细枝冬青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8米,全株完全无毛;幼枝纤细,近圆形,具纵棱,三年生枝近黑色,无皮孔,但具隆起的叶痕;顶芽狭圆锥形,急尖。叶生于1~3年生枝上,叶片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渐尖头长达1~1.5厘米,基部急尖或楔形,边缘具疏而不明显
-
白脚桐棉
白脚桐棉基本信息学名Thespesialampas(Cavan.)Dalz.&Gibs别名山棉花、白脚桐(海南),肖槿(海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
-
陀螺紫菀
陀螺紫菀基本信息学名AsterturbinatusS.Moore别名一枝香百条根(浙江俗名)单头紫菀(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
-
东北鸦葱
东北鸦葱基本信息学名ScorzoneramanshuricaNaka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
-
小叶八角枫
基本信息种中文名:小叶八角枫种拉丁名:AlangiumfaberiOliv.var.perforatum(Lévl.)Rehd.属中文名:八角枫属属拉丁名:Alangium国内分布:贵州和云南南部中国植物志:52(2):177植物形态小花八角枫
-
西藏岩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强烈木质化。茎多数,直立,暗紫红色,具细条纹,被向上贴伏短柔毛,基部围以多层无叶片的卵状苞片。叶长6-10厘米;托叶三角状卵形,长6-10毫米,合生至中部以上,外被短柔毛;叶轴被短柔毛;小叶一般9-17,近无柄或具1毫米短柄,小叶片长卵
-
单叶省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带鞘茎粗3-6厘米。叶羽状全裂,长2-3米,基生叶无纤鞭,茎上部叶具粗的长纤鞭,长1-1.5米,其上具3-7个基部合生、半轮生的爪状刺;羽片不规则地单生或2-3片成组聚生(基生叶),狭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6-40厘米,宽2-5厘米,叶脉3-5条;叶轴中下部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