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花紫珠
少花紫珠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Vitex vestita Wall.
- 别名
- 白箕稍;小叶醉鱼草;白芨;白积梢;白箕梢;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马鞭草科
- 种
- 迎春花
- 亚科
- 牡荆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牡荆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少花紫珠相似植物
少花紫珠基本信息
学名CallicarpapaucifloraChunexH.T.Ch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亚科Viticoideae
紫珠族CALLICARPEAE
紫珠属Callicarpa
紫珠亚属Subgen.Callicarpa
紫珠组Sect.Callicarpa
纵裂药系Ser.Callicarpae
形态特征
亚灌木或灌木,高0.6-1米;小枝黄灰色,圆柱形,被星状毛及细小皮孔。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13)厘米,宽2.5-3.5-(5.5)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有细毛,背面有星状柔毛;侧脉7-9对,细脉和网脉在两面稍突起;叶柄长4-6毫米。聚伞花序细小,花少数,通常2次分歧,宽约1厘米,花序梗长4-6毫米;苞片细小;花萼钟状,被星状毛,中部以上4裂,裂齿线状披针形,齿长1-1.5毫米;花冠粉红色,长约4毫米,疏生星状毛,顶端4裂,裂片长圆形;花丝长4-5毫米,花药长约1.2毫米,药室纵裂;子房稍有柔毛,花柱长约6毫米。果未见。花期6月。
产地分布
产广东乳源。生于溪旁。
本种提示
本种花序短小,通常2次分歧,花少数;萼钟状,自中部以上分裂,裂齿线状披针形。易于区别。
江西上饶,聂敏祥等8406号标本,除萼齿较模式标本稍短外,其余特征相同。
-
河朔荛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1米,分枝多而纤细,无毛;幼枝近四棱形,绿色,后变为褐色。叶对生,无毛,近革质,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0.2-1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上面绿色,干后稍皱缩,下面灰绿色,光滑,侧脉每边7-8条,不明显;叶柄极短,近于无。花黄色,花序穗状或由穗状花序
-
角苞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长5-15厘米,倒披针形,全缘,羽状浅裂至深裂,基部渐狭,具短柄,顶端裂片箭头形或戟形,全缘;侧裂片三角形或线形,倒向,近全缘或上部边缘具1-2浅裂片,通常无毛,稀少疏生有蛛丝状柔毛。花葶长于叶,长5-15厘米;头状花序直径约40毫米;总苞长12-15毫
-
线梗胡椒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除花序轴外余均无毛;枝纤细,直径1-2毫米。叶薄纸质,有细腺点,下部的卵形或阔卵形,长5-6厘米,宽3.5-4.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钝圆,两侧近相等;叶脉7条,全部基出;叶柄长1.8-2厘米;上部的叶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6-9厘米,宽2-3.5厘米,顶
-
竹叶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小巢菜
别名柱尖、摇车、翘摇车、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雀野豆、野碗豆、雀野碗豆、白翘摇、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辛、甘,性平。归经归肺、胃经。功
-
叶苞蒿
叶苞蒿基本信息学名Artemisiaphyllobotrys(Hand.-Mazz.)LingetY.R.L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
-
绢叶旋覆花
绢叶旋覆花基本信息学名Inulasericophylla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
-
长梗挖耳草
长梗挖耳草基本信息学名UtricularialimosaR.B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狸藻科Len
-
台湾荠苎
基本信息学名MoslaformosanaMaxi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atae
-
云南泡花树
形态特征乔木,高可达30米,树皮灰色;幼枝、叶背中脉疏被平伏柔毛。叶为单叶,革质,狭倒卵状椭圆形,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4-15厘米,宽2-6厘米,先端尾状渐尖,2/3以下渐狭成长楔形,中部以上有稀疏刺状锯齿,叶背疏被平伏短柔毛,脉腋有髯毛;侧脉每边6-10条,稍弯拱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