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老鸦糊

老鸦糊

编辑:郝樱菽发布时间:2021-02-08 19:13:40

老鸦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Vitex vestita Wall.
别名
白箕稍;小叶醉鱼草;白芨;白积梢;白箕梢;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马鞭草科
迎春花
亚科
牡荆亚科
牡荆族
牡荆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老鸦糊相似植物

老鸦糊

基本信息

学名CallicarpagiraldiiHesseexRehd.

别名鱼胆(四川),紫珠(陕西),小米团花(云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亚科Viticoideae

紫珠族CALLICARPEAE

紫珠属Callicarpa

紫珠亚属Subgen.Callicarpa

紫珠组Sect.Callicarpa

纵裂药系Ser.Callicarpae

老鸦糊(原变种)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5)米;小枝圆柱形,灰黄色,被星状毛。叶片纸质,宽椭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5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黄绿色,稍有微毛,背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侧脉8-10对,主脉、侧脉和细脉在叶背隆起,细脉近平行;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宽2-3厘米,4-5次分歧,被毛与小枝同;花萼钟状,疏被星状毛,老后常脱落,具黄色腺点,长约1.5毫米,萼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稍有毛,具黄色腺点,长约3毫米;雄蕊长约6毫米,花药卵圆形,药室纵裂,药隔具黄色腺点;子房被毛。果实球形,初时疏被星状毛,熟时无毛,紫色,径约2.5-4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1月。

产地分布

产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3400米的疏林和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

药用价值

全株入药能清热、和血、解毒;治小米丹(裤带疮)、血崩(《贵州民间药物》第一辑)

本种提示

本种叶形大小及被毛疏密差异较大,云南标本通常叶片为宽椭圆形,较大,四川东部的标本多数较小,常为宽披针形至倒披针形,本种典型者,叶片为椭圆形,被细小黄色腺点,背面通常疏被星状毛,老后常脱落。它和长叶紫珠C.longifoliaLamk.及紫珠C.bodinieriLevl.相似,但前者小枝稍四棱形,两叶柄之间有横线联合,果实较小,成熟后被毛;后者叶片被毛较密,两面被红色或暗红色粒状腺点,花序较宽大而开展。它和日本紫珠C.japonicaThunb.也极易混淆,但后者叶片无毛,雄蕊与花冠近等长,花药长圆形,药室孔裂而不同。

变种

毛叶老鸦糊(云南植物志)

与原变种的区别是:叶片宽卵形至椭圆形,长10-17厘米,宽4-10厘米;小枝、叶背面及花的各部分均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果实径约2毫米。花期5-6月,果期7-10月。

产江苏(南部)、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生于海拔2300米以下的林下或林边。模式标本采自贵州平坝。

《云南植物志》根据李锡文136号及翟苹1041号标本定名为CallicarpainamoenaC.Y.Wu,并认为该种叶片较小,果实较大,花序较紧密等特征与本变种不同,实际上,该二号标本与贵州,兴仁,贵州队7514号(果),黄平县,黔南队2484号(花),安龙县,贵州队3032号(花)所采的本变种标本在叶形、果实大小、被毛及花序等特征都十分接近,因此我们认为云南所产者也应属本变种。

相关植物
  • 栓叶猕猴桃

    基本信息学名ActinidiasuberifoliaC.Y.W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 毛盔马先蒿

    毛盔马先蒿种名:毛盔马先蒿学名:PedicularistrichoglossaHk.F.别名:科:玄参科属:马先蒿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西部与云南西北部,沿喜马拉雅至印度的库毛恩,我国西藏南部尤其昌者专区各山上很多。形态

  • 脉耳草

    脉耳草基本信息学名Hedyotiscostata(Roxb.)Kur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

  • 黄花杜鹃

    黄花杜鹃,中国特有种。常绿或半落叶灌木,高达3(-5)米。幼枝细长,被鳞片。产四川西部和西南部、贵州(贵定)、云南东北部和东南部(金平县)。花期3-4月。黄花杜鹃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幼枝细长,疏生鳞片。叶散生,叶片纸质,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1.

  • 华北百蕊草

    学名:ThesiumcathaicumHendry.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檀香目Santalales檀香亚目Santalineae

  • 无芒发草

    基本信息中文学名:无芒发草(变种)(种子植物名称)拉丁学名:Deschampsiacaespitosa(L.)Beauv.var.exaristataZ.L.Wu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

  • 树生杜鹃

    树生杜鹃(拉丁名:RhododendrondendrocharisFranch.),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的一种灌木,通常附生,高50-70厘米。分枝细短,密集,幼枝有鳞片。蒴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6月,果期9-10月。分布于四川中南部至中西部。常附生于冷杉、铁杉或其他阔叶树上,海拔2600-

  • 细枝苋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河北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80-100厘米;茎上升或近直立,具棱,从基部分枝,黄绿色,无毛,茎和分枝细。叶片匙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4厘米,宽5-18毫米,顶端圆钝,有时尖凹,具凸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毛,白色;叶柄细,长1-

  • 腊梅

    产地分布分布于朝鲜、美洲、日本、欧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福建、山东、江苏、安徽、云南、河南、湖北、浙江、四川、贵州、陕西、江西等地区,生长于海拔300米至7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林中。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柱形,灰褐

  • 红茎石杉

    形态特征多年生土生植物。茎直立或斜生,高10-17厘米,中部直径1-3毫米,枝连叶宽5-8毫米,1-3回二叉分枝,枝上部常有芽胞。叶螺旋状排列,疏生或在小型个体中密生,指向上方或平伸,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基部与中部近等宽,反折,长1.0-2.2毫米,中部宽0.8-1.0毫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