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鳔冠花
丽江鳔冠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丽江鳔冠花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CystacanthusaffinisC.B.Clark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爵床科Acanthaceae
爵床亚科Ruellioideae
穿心莲族Andrographideae
鳔冠花属Cystacanthus
形态特征
灌木。达2米高,茎圆柱形,叶具长0.5-1厘米的柄,叶片矩圆形,长卵形,顶端短渐尖,全缘。基部楔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上面深绿色,两面脉上被短柔毛,背面有钻形钟乳体,主脉和侧脉明显白色,侧脉5-6对。花序顶生,少花,3-4花,少数偶尔脱落。花萼长1.5-2厘米,外面被毛。花冠长3.5-4厘米,外面黄色,内面淡黄色有紫酱色条纹;冠管中部约宽2厘米,冠檐裂片长达1.5厘米。雄蕊2,内藏,花药长达9毫米,子房约5毫米,花柱稍超过2厘米,无毛。蒴果淡黄色,长2厘米,萼裂片宿存,每室有种子3粒。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丽江)、四川(木里)、西藏(聂拉木)。生于海拔1700-2200米处。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奉可。
物种区别
本种与CystacanthusyunnanensisW.W.Sm.近似,初看似无区别;小枝、叶,毛被,花萼具腺体,花的构造几乎完全一致的;惟花序通常退化成仅3-4花,萼大,花冠大,颜色不同,且花柱无毛,折回。
-
小叶铁线莲
形态特征多年生直立小灌木,高30-100厘米。枝有棱,带红褐色,小枝有较密贴伏短柔毛,后脱落。单叶对生或数叶簇生,几无柄或柄长达4毫米;叶片轮廓近卵形,长0.5-1厘米,宽3-8毫米,羽状全裂,有裂片2-3或4对,或裂片又作2-3裂,裂片或小裂片为椭圆形至宽倒楔形或披针形,长
-
糙三芒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粗而坚韧。秆直立,密丛,平滑无毛,高15-60厘米,基部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散生丝状柔毛,边缘及鞘颈也生纤毛,鞘口具长约1.5毫米的丝状柔毛,紧密包茎,短于节间;叶舌短,具纤毛;叶片纵卷,长5-20厘米,灰绿色,上面密生短毛,下面平滑。圆锥花序狭窄或疏松,长
-
深裂苦荬菜
深裂苦荬菜(学名:Ixerisdissecta(Makino)Shih)为菊科苦荬菜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台湾岛、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湖南、广东、陕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1,13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河边、田边或溪边。深裂苦荬菜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
-
卵萼羊角拗
种名:卵萼羊角拗学名:Strophanthuscaudatus(Linn.)Kurz别名:科:夹竹桃科属:羊角拗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有栽培国外分布:印度、越南、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
-
瑶山槭
瑶山槭学名AceryaoshanicumF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槭树科Aceraceae
-
栗蕨
栗蕨种名:栗蕨学名:Histiopterisincisa(Thunb.)J.Sm.别名:科:凤尾蕨科属:栗蕨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国外分布:马达加斯加、日本南部非洲。形态特征:栗蕨,
-
直立省藤
形态特征:茎直立,粗壮,丛生,裸茎粗5-6厘米,高5米以上。叶羽状全裂,长2.5-3.5米,顶端不具纤鞭;叶轴背面由下部向上部具半轮生至单生的刺;羽片等距排列,剑形,最大的长60-75厘米,宽3.5-6厘米,钻状渐尖至急尖,基部下面具深弯折,中脉粗壮、凸起,两面具刺状刚毛,边缘疏
-
南川毛蕨
形态特征叶远生;叶柄长40厘米,粗2.5毫米;叶片长达80厘米,宽25厘米,基部几不变狭,二回羽状半裂;羽片25对,无柄,对生或近对生,基部一对略缩短,长11厘米,远离上一对达5厘米,中部羽片长14.5厘米,中部宽1.4厘米,线状披针形,长渐尖头,基部平截,对称(上部羽片的基
-
蔺状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疏丛型。秆直立,高约70厘米,径约0.8毫米,具3-4节,顶节位于下部1/3处,紧接花序与节下粗糙。叶鞘微粗糙,顶生叶鞘长约10厘米;叶片扁平,长4-10厘米,宽约1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滑。圆锥花序狭窄,长6-8厘米,宽约5毫米;分枝孪生,糙涩,下部裸露,顶生
-
藏滇羊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根须状。秆疏丛生或单生,直立,平滑,高60-90厘米,径2-3毫米,具3-4节。叶鞘平滑无毛,短于节间,顶生者长15-25厘米,较长于其叶片;叶舌长约0.5毫米,截平;叶片扁平,质较坚韧,边缘内卷,下面平滑,上面被微毛,长10-30厘米,宽3-5毫米;叶横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