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长柄双花木

长柄双花木

编辑:督絮梅发布时间:2021-02-09 12:47:20

长柄双花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别名
醋柳、黄酸刺、酸刺柳、黑刺、酸刺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胡颓子科
沙棘属
类型
落叶花灌木类

与长柄双花木相似植物

落叶灌木,高2-4m。花序梗长而无花梗,花2朵对生,花瓣红色,狭披针形。单种属植物和孑遗种。分布于湖南、江西、浙江、生于海拔630-1300m处的山地形下或山脊、坡地。原产日本的双花木为本变种对应种。国家二级保护濒危种。

形态特征

长柄双花木是金缕梅科双花木属的落叶灌木。在天然林中,树高可达5-6米。叶片近圆形,基部心形,叶脉掌状,叶宽4-7厘米。每当金秋时节,长柄双花木树叶变红,点缀于青翠的常绿阔叶林间,景色十分秀丽。由于它的叶柄细长,花序柄亦细长,花2朵并生,故称之为长柄双花木。

落叶灌木,高2-4米,胸径6厘米;多分枝,小枝曲折。叶互生,卵圆形,长5-7.5厘米,宽6-9厘米,先端钝圆,基部心形,全缘,掌状脉5-7;叶柄长5厘米。头状花序有两朵对生无梗的花;花序梗长1-2.5厘米;花两性;萼筒浅杯状,裂片5,卵形,长1-1.5毫米;花瓣5,红色,狭披针形,长约7毫米;雄蕊5,花丝短,花药内向2瓣开裂;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数,花柱2,极短,柱头略弯钩。蒴果倒卵圆形,长1.2-1.6厘米,直径1.1-1.5厘米,木质,室背开裂;每室有种子5-6粒;种子长圆形,长4-5毫米,黑色,有光泽。

生长习性

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温凉多雨,云雾重,湿度大。年平均温12.9℃,1月平均温2.6℃,极端最低温-12.3℃,7月平均温22.6℃,极端最高温31.8℃;年降水量约196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4%(据浙江龙泉1000米分布气象资料)。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土壤为山地黄壤,土层浅薄多岩块,酸性,PH值5.6左右。耐阴树种,长在林下的植株可形成主干,位于山脊陡坡的,因大风日照强,易受日灼,树干多弯曲,丛生。

常与交让木DaphniphyllummacropodumMiq.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WightetArn.)绵周Lithocarpusharlandii(Hance)Rehd.、硬壳周L.hancei(Benth.)Rehd.、美丽马醉木Pierisformosa(Wall.)D.Don、老鼠矢SymplocosStellarisBrand、满山红RhododendronMariesiiHemsl.etWils.等伴生。

冬芽于3月份初萌动,4月上旬展叶,花期在10月下旬,果实于翌年9-10月成熟。

本种的花开放时,叶多数已脱落,花枝上同时具有去年的蒴果。

地理分布

分布于湖南道县空树岩、常宁阳山、宜章莽山,江西南丰军峰山,浙江开化龙潭(已灭绝)及龙泉佳佳溪等地。

生于海拔630-1300米的氏山至中山。

长柄双花木对环境的要求有”三喜二怕”。“三喜”是:喜欢湿润凉爽的山地气候;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喜欢空气湿度较大的森林环境,山脉的阴坡或半阴坡更适合其生长。“二怕”是:怕积水烂根;怕干旱日灼。通过试验得知,把它栽在山顶或山坡上部也能生长,但长势不如位于山坡中部或下部的植株。由此可见,在不积水,不干旱的条件下,可以将长柄双花木引入气温适宜的公园或作盆景栽培,以观赏其圆圆的红叶、红花和双果、曲枝多态的树姿。

濒危及保护

濒危种

分布区局限,植株稀少,残存于山地矮林或灌丛中,环境恶劣,易遭山炎焚毁,极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护措施

湖南宜章莽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对本种的管护。浙江龙泉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和杭州植物园已引种繁殖与迁地保存。

保护价值

双花木系孓遗的单种属植物。本种原变种产于日本,本变种为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替代种,对探索植物系统发育和东亚植物地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双花木属仅双花木一种,产于日本南部山区,长柄双花木是它的变种,产于中国南岭山地。现在由于产地森林的砍伐破坏,长柄双花木不仅个体数量越来越少,而且适于其生存的区域也日渐狭窄,已成为濒危物种。

栽培方法

本种尚无栽培记录。可用种子育苗,或试用嫩枝扦插。人工繁殖长柄双花木,以弯枝压条和空中压条成活率最高,达95%以上。

常见病害

叶枯病

叶枯病综合管理:

⑴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增强生长势。

⑵零星发生不防治,但要及时清除病残体。

⑶连片侵染发病时,用50%硫悬浮剂200-400倍液,27%铜高尚500-800倍液,3%多抗霉素900倍液,25%阿密西达悬浮剂1250-2500倍液喷雾。

炭疽病

长柄双花木炭疽病综合管理:

⑴增施有机肥,北方防寒;南方雨水多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适量增施磷钾肥。

⑵及时修剪病枝叶和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⑶零星发生不防治,连片侵染发病时,用29%石硫合剂100-200倍液,30%悬浮剂碱式硫酸铜400-500倍液(发病前施药),27%铜高尚500-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25%阿密西达悬浮剂100-200mg/L浓度药液,20%噻菌铜500-800倍液喷雾。

褐斑病

褐斑病综合管理:

⑴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⑵合理密植,适量增施磷钾肥。

⑶连片侵染发病时,用3%多抗霉素900倍液,29%石硫合剂100-200倍液,27%铜高尚500-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1%武夷菌素100-200倍液喷雾。

相关植物
  • 刺儿瓜

    刺儿瓜基本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藏瓜族Trib.Feville

  • 异叶三宝木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小枝密被黄褐色长硬毛,老枝粗糙,几无毛。叶纸质,倒披针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2-3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渐尖,尖头尾状,基部渐狭,基端耳状或近心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不明显疏细齿,两面疏生长柔毛,边缘具睫毛;侧脉每边8-10条,在近叶缘处弯拱

  • 齿苞矮柳

    种名:齿苞矮柳学名:SalixannuliferaMarq.etAiry-Shawvar.dentataS.D.Zhao形态图科:杨柳科属:柳属产云南西北部。

  • 雪桂

    雪桂即银桂。花黄白色。唐杨凌《润州水楼》诗:“归心不可留,雪桂一丛秋。”‘雪桂’拉丁学名OsmanthusfragransCV‘xuegui’,棣属秋桂类银桂品种群。本品种丰满的圆球形。树皮浅灰色,叶片椭圆形;无叶齿,主脉与侧脉不明显;叶色翠绿润泽,叶光滑,两面发亮

  • 二列黑面神

    本属描述灌木或小乔木;叶互生,全缘,干时常变黑色;花小,单性同株,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花瓣和花盘缺;雄花:萼陀螺形或半球形,顶6浅裂或细齿裂;雄蕊3,花丝合生成柱状,无退化雌蕊;雌花萼半球形至辐射状,结果时增大而呈盘状;子房3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3,有时顶2裂;蒴果常呈浆

  • 水毒芹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粗壮草本,高70-100厘米。主根短缩,支根多数,肉质或纤维状,根状茎有节,内有横隔膜,褐色。茎单生,直立,圆筒形,中空,有条纹,基部有时略带淡紫色,上部有分枝,枝条上升开展。叶基生叶柄长15-30厘米,叶鞘

  • 台湾筒距兰

    学名:TipulariaodorataFukuyam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idoi

  • 东方罂栗

    产地分布原产地中海地区,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作观赏花卉。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被刚毛,具乳白色液汁。根纺锤状,带白色。茎单1,高60-90厘米(栽培者超过100厘米),直立,圆柱形,被近开展或紧贴的刚毛。基生叶片轮廓卵形至披针形,连叶柄长20-2

  • 西藏缺裂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aliciaeTaylorexW.W.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

  • 尾叶稀子蕨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