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杜鹃
石岩杜鹃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tachyurus salicifolius Franch.
 - 别名
 - 通花、铁泡桐、披针叶旌节花、小通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旌节花科
 - 种
 - 柳叶旌节花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旌节花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石岩杜鹃相似植物
种名:石岩杜鹃
学名:Rhododendronobtusum
别名:
科:杜鹃花科属:杜鹃花属
产地分布:
华东。
形态特征:
花橙红色至亮红色,4-5月,盛开时盖满树冠。
生长习性:
喜光,耐半阴,耐热。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庭院观赏,丛植。
- 
        
        
内卷剑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西藏(聂拉木、波密)国外分布:也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部形态特征根状茎粗短,横卧,密被鳞片;鳞片大,褐棕色,卵状披针形,网眼细密。叶簇生或近簇生,披针形,中部宽(2)3-3.5厘米,向基部渐变狭,顶部尾状渐尖,早季往往两
 - 
        
        
两面针
入药部位植物根、茎、叶。性味味苦、辛,性平。归经归肝、胃经。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通络,解毒消肿。主治用于跌扑损伤,胃痛,牙痛,风湿痹痛,毒蛇
 - 
        
        
万宁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当年枝有纵沟棱,无毛,干后暗褐色,2或3年生枝散生灰白色皮孔,芽鳞半圆形或阔三角形,干后油润有光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少有倒卵状椭圆形,长10-17厘米,宽3-6厘米,顶部渐尖,基部渐狭长尖,沿叶柄下延将至基部,全缘,侧脉每边9-12条,在近叶缘处
 - 
        
        
日本莠竹
形态特征:一年生蔓生草本。秆高约50厘米,节稍膨大,膝曲,无毛,下部节生根,有分枝。叶鞘短于其节间,长2-4厘米,边缘与上部具疣基柔毛;叶舌截平,长约0.2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6-12毫米,平滑无毛,顶端尖,边缘微粗糙,基部圆形。总状花序长4-6厘米,4-5枚互
 - 
        
        
云南桉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小叶3-5枚,顶生小叶卵形、菱状卵形或菱状披针形,侧生小叶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2-6(8)厘米,宽1.5-4(5)厘米,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侧生小叶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稀近心形,上面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顶生小叶有时3裂;叶柄
 - 
        
        
花坪复叶耳蕨
学名ArachniodeshuapingensisChingetP.C.Chiu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
 - 
        
        
毛柄锦香草
种名:毛柄锦香草学名:PhyllagathisanisophyllaDiels别名:科:野牡丹科属:锦香草属产地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形态特征:小灌木。下部常平卧,具匍匐茎,逐节生根,
 - 
        
        
华南野靛棵
基本信息学名Mananthesaustrosinensis(H.S.Lo)C.Y.WuetC.C.Hu别名华南爵床(广西植物)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微药野青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植株低矮,秆丛生,直立,平滑无毛,高10-18厘米,径约1毫米,具1-2节。叶鞘平滑;叶舌长1-2毫米,钝圆或平截;叶片扁平或稍纵卷,长2-6厘米,秆生叶常短缩至1.5厘米,宽1.5-3毫米。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长1.5-4厘米,宽8-15毫米,分枝长1-2厘米
 - 
        
        
纤梗山胡椒
学名Linderagracilipes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