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檗
陕西小檗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 别名
- 四翅;油柴;奥其;诺朔嘎纳;蒙古四合木;油葫芦;油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牻牛儿苗目
- 科
- 蒺藜科
- 种
- 柳叶旌节花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四合木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陕西小檗相似植物
种名:陕西小檗
学名:BerberisshensianaAhrendt
别名:
科:小檗科属:小檗属
产地分布:
产于陕西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1.5米。老枝暗灰色,具条棱,无毛,幼枝禾秆色或淡紫红色,散生黑色疣点;茎刺三分叉或单生,长1-2厘米,淡黄色,腹面具浅槽。叶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5-4.5厘米,宽0.5-1.7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中脉微凹陷,侧脉和网脉不显或显著,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侧脉和网脉显著,不被白粉,无毛,叶缘平展,每边具10-20细刺齿;叶柄长达1厘米。总状花序具4-8朵花,长1.5-3.5厘米,包括总梗长约5毫米,有时基部具1-2花簇生;花梗长5-8毫米,细弱,无毛;苞片卵形,长约1.3毫米;花黄色;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椭圆形,长4.5-5毫米,宽2.5-3毫米,内萼片长圆状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倒卵状椭圆形,长5-5.5毫米,宽3-3.5毫米,先端全缘,基部部缩呈爪,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先端稍延伸,突尖;胚珠5-6枚。浆果长圆形,长7-8毫米,直径4-5毫米,红色,顶端近无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生于山坡、路边、林地、灌丛中。海拔1250-3000米。
-
蓍叶茴芹
种名:蓍叶茴芹学名:Pimpinellaachilleifolia(Wall.)C.B.Clarke别名:科:伞形科属:茴芹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怒江自本山)。生长于海拔3500米左右山坡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怒江
-
一串紫
分布范围原产南欧。形态特征唇形科鼠尾草属,直立一年生草本,全株具长软毛,株高30~50cm。具长穗状花序,花小,长约12cm,紫、堇、雪青等色。有多数变种,花色美丽。生长环境一串紫是喜光性花卉,栽培场所必须阳光充
-
隐翼木
隐翼木基本信息学名CrypteroniapaniculataBl.别名隐翼(植物分类学报、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香港马鞍树
形态特征灌木,高约2米,除花序外全株近无毛。小枝光滑,暗紫红色或浅紫红色,具稀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9-15厘米;小叶3-4对,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通常圆形或钝,上面橄榄绿色,下面稍呈淡绿色,无毛,侧脉约6对;小叶柄
-
勐海隔距兰
勐海隔距兰种名:勐海隔距兰学名:CleisostomamenghaienseZ.H.Tsi别名:科:兰科属:隔距兰属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至东南部(景洪、勐海、勐腊、河口)。生于海拔700—1150米的山地林缘树干上。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勐海
-
倒卵叶女贞
倒卵叶女贞基本信息学名LigustrumobovatilimbumMia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木犀亚目
-
巫山新木姜子
巫山新木姜子学名Neolitseawushanica(Chun)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
-
昂嘎桑猪笼草
形态特征昂嘎桑猪笼草为藤本植物,可攀爬至9m高的树干上。茎呈圆柱形。有侧芽生于地下茎。节间距2~6cm。莲座状植株的叶片革质,无柄,线形。长5~7cm,宽1~1.3cm。叶片末端急尖,基部包住茎部周长的二分之三。羽状脉发于中脉,斜向延伸,呈不规则的网状。中脉两侧
-
恒春钩藤
形态特征叶近薄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3-4厘米,下面侧脉疏被锈色硬毛;托叶2浅裂。头状花序连花冠直径近40毫米;萼裂片窄三角形,顶端为短针尖状。小蒴果线状纺锤形。花期春夏。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地林下。分布范围
-
紫丹
紫丹基本信息学名TournefortiamontanaLou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紫草科B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