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小檗
洮河小檗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 别名
- 四翅;油柴;奥其;诺朔嘎纳;蒙古四合木;油葫芦;油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牻牛儿苗目
- 科
- 蒺藜科
- 种
- 柳叶旌节花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四合木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洮河小檗相似植物
种名:洮河小檗
学名:BerberishaoiYing
别名:
科:小檗科属:小檗属
产地分布:
产于甘肃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约1米。枝具棱槽,紫褐色,无毛,具稀疏黑色疣点;茎刺单一或三分叉,长1-1.5厘米,淡黄色。叶纸质,狭倒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2.2厘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中脉扁平,网脉不显,背面淡绿色,不被白粉,无毛,中脉明显隆起,侧脉2-3对,隆起,网脉显著,叶缘略增厚,全缘;近无柄。总状花序具6-10朵花,长2.5-3.5厘米,基部偶有1-2朵花簇生;总梗长7-12毫米,无毛;花未见。果梗长4-5毫米,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锐尖;浆果长椭圆形,长5-6毫米,直径2-2.5毫米,顶端无宿存花柱,微被白粉;含种子2枚。果期6月。本种近似异长穗小檗B.feddeanaSchneid.,但本种叶小,狭倒卵状披针形,叶缘略增厚;花序长2.5-3.5厘米;果微被白粉而易区别。
生长习性:
生于河岸。海拔1800米。
-
宽叶泽苔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直立,通常较小。叶基生,多数;叶片扁圆形,长约4.5厘米,宽约6.5厘米,先端凹,中脉处急尖,凸起,基部平直,稀下延,叶脉隆起,平行,横脉密生;叶柄长15-50厘米,中下部具横隔,顶端呈叶枕状,基部渐宽,鞘状,边缘膜质,或否;在适宜的环境中
-
横枝竹
横枝竹种名:横枝竹学名:IndosasapatensChuetChao别名:科:禾本科属:大节竹属产地分布:产广西北部低山地区。模式标本采自灵川县青狮潭乡。形态特征:竿高12米,直径
-
垂枝长叶暗落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长绿小乔木,株高可达8M。主干高耸挺直,侧枝纤细具下垂性。叶互生,下垂,狭披针形,叶缘具波状。生长习惯喜温暖湿润环境。繁殖培育播种繁殖。园林用途
-
尖刀唇石斛
学名:DendrobiumheterocarpumLi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
-
多花泽兰
多花泽兰(学名:Eupatoriumamabile)为菊科泽兰属的植物,是台湾的特有植物。分布在台湾本岛,多生于山坡,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形态特征灌木;茎高约1米,不攀援,有分枝,分枝纤细,双叉状,有条纹,上部沿花序被稠密的腺状长柔毛,其余近无毛。叶卵形或卵状长
-
全缘皮叶苔
种名:全缘皮叶苔学名:Targioniavar.integerrimakachyap别名:科:皮叶苔科属:皮叶苔属
-
三都毛蕨
形态特征叶脉两面可见,侧脉斜上,每裂片6-7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远离羽轴,顶端交结成梯状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向缺刻伸出一条外行小脉和第二对及第三对的上侧一脉连接,第三对的下侧一脉和第四对侧脉伸到缺刻下的透明膜质联线,其余侧脉伸到缺刻以上的叶边。生长
-
白藤
形态特征攀援藤本,丛生,茎细长,带鞘茎粗约0.6-1厘米,裸茎粗约0.5厘米。叶羽状全裂,长45-50厘米,顶端不具纤鞭;羽片少,2-3片成组排列,顶端的4-6片聚生,披针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7厘米,先端突渐尖,具刚毛,边缘具刚毛状微刺,有3条叶脉
-
翅柄唇柱苣苔
翅柄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pteropod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苔
-
伊犁驼蹄瓣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根多,粗壮,木质。茎多数,草质。托叶膜质,全部离生,白色,长约1毫米,下部者宽卵状三角形,上部者披针形,边缘具小锯齿;小叶1-3对,下部和中部者2-3对,上部者常1对,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0-12毫米,宽5-7毫米。花1-2朵腋生;花梗长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