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爬藤榕
大果爬藤榕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Tetraena mongolica Maxim.
- 别名
- 四翅;油柴;奥其;诺朔嘎纳;蒙古四合木;油葫芦;油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牻牛儿苗目
- 科
- 蒺藜科
- 种
- 柳叶旌节花
- 亚科
- 蔷薇亚科
- 族
- 牡荆族
- 属
- 四合木属
- 类型
- 落叶花灌木类
与大果爬藤榕相似植物
大果爬藤榕种名:大果爬藤榕
学名:FicussarmentosaBuch.-Ham.exJ.E.Sm.var.duclouxii(Levl.etVant.)Corner
别名:
科:桑科属:榕属
产地分布:
产云南(嵩明、路南、富民、易门、盐丰、大理、漾濞、丽江、中甸)、四川(九龙、会东)。
形态特征:
匍匐藤状灌木,幼枝、幼叶密被白色柔毛。叶椭圆状卵形,长12-15厘米,先端钝尖或短尖,基部圆形至楔形,侧脉6-8对;叶柄长1-1.2厘米。榕果球形,直径15-20毫米,无总梗,表面无毛。
生长习性: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
硬毛漆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约1.2米;小枝灰棕色,幼枝密被黄色微硬毛。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2-3对,叶轴和叶柄圆柱形,密被黄色微硬毛;小叶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较小,长1.5-3.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多少偏斜,圆形或阔楔形,全缘或上半部具粗齿,两面被黄色微硬毛,脉
-
和社叉柱兰
形态特征植株高6-7厘米。根状茎呈茎状,肉质,绿色带褐色,向上斜升,长3-10厘米,具10-15节,无毛。茎直立,肉质,具2-5枚叶。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1.5-2.2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截形,膜质,全缘,无毛,有光泽但上面的颜色较暗,背面的颜色较淡,具柄
-
二萼丰花草
二萼丰花草基本信息学名BorreriarepensDCProd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
-
灰绿黄堇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沙基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茎直立,单一或丛生,具条棱,近无毛。羽状复叶有13-21片小叶,长4.5-10厘米,具短柄;托叶叶状,离生,狭卵形或披针形,长7-12毫米,宽2-3毫米,先端钝尖,两面近无毛,边缘具缘毛和腺体;小叶线状披针形
-
孜然芹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株(除果实外)光滑无毛。叶柄长1-2厘米或近无柄,有狭披针形的鞘;叶片三出式2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狭线形,长1.5-5厘米,宽0.3-0.5毫米。复伞形花序多数,多呈二歧式分枝,伞形花序直径2-3厘米;总苞片3-6
-
红花芦莉
形态特征株高60-90厘米。叶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卵圆形,叶绿色,微卷,对生,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花腋生,花冠筒状,5裂,鲜红色,花期夏、秋季。花姿幽美,适合庭园成簇美化或盆栽。我国华南作园林观赏栽培。花期夏秋季。生长环境日照:全日照。
-
灯台越桔
-
红火球帝王花
形态特征整株是直立的大灌木,植株高度约3至4米高,具有一或多个主干。叶子深绿色,单叶,互生,叶形为披针形,叶缘通常为粗锯齿状,叶长13-25厘米。春季开花,花深红色,花序为大型的头状花序(头花),头花半球形,花径约7-10厘米。苞片长5-7厘米,环生于头花底部。果实为大型的蓇
-
壮观垂头菊
壮观垂头菊基本信息学名Cremanthodiumnobil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