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毛叶铁线莲

毛叶铁线莲

编辑:汪玥希发布时间:2021-02-09 13:55:35

毛叶铁线莲(ClematislanuginosaLindl.)毛茛科铁线莲属攀援藤本,长约2米,茎圆柱形,表面棕色或紫红色,常为单叶对生,叶片薄纸质,心脏形或宽卵状披针形,单花顶生,花大,淡紫色,菱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瘦果扁平,菱形或倒卵状三角形,花期6月,果期7月至8月。

拉丁名
Clematis lanuginosa Lindl.
别名
八叶瓜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毛茛目
毛茛科
毛叶铁线莲
亚科
毛茛亚科
银莲花族
铁线莲属
类型
藤本类

与毛叶铁线莲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长约2米。茎圆柱形,有六条纵纹,表面棕色或紫红色,幼时被紧贴的淡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至近于无毛,仅节上的毛宿存。常为单叶对生,极稀有三出复叶;叶片薄纸质,心脏形或宽卵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3-7.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于圆形,边缘全缘,上面被稀疏淡黄色绒毛,沿主脉上更多,下面被紧贴的淡灰色厚绵毛,常宿存,基出弧形主脉常5条,稀3或7条,在上面微现,在下面显著隆起;叶柄细圆柱形,长约4-8厘米,常扭曲,被黄色柔毛,在顶端近叶基处更多。单花顶生;花梗直而粗壮,长约5-10厘米,密被黄色柔毛;花大,直径约7-15厘米;萼片常6枚,淡紫色,菱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4-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渐狭,内面无毛,基出三条直的中脉及侧生网脉能见,外面沿三条直的中脉形成一披针形的带,被黄色曲柔毛,外侧被紧贴的浅绒毛,边缘近于无毛;雄蕊长约1-2厘米,常外轮较长,内轮略短,花药侧生,线形,长约1厘米,顶端药隔微突起,花丝无毛,比花药略长或近于等长;心皮长约1.5厘米,子房及花柱基部被紧贴的长柔毛,花柱纤细,上部毛较稀疏或近于无毛。瘦果扁平,菱形或倒卵状三角形,长4-5毫米,稀达8毫米,宽约4毫米,稀达6毫米,中部具棱状突起,边缘增厚,被紧贴的浅柔毛,宿存花柱纤细,长4-6厘米,被稀疏黄色柔毛。花期6月,果期7月至8月。

生态环境

铁线莲性耐寒(茎和根系可耐-10℃低温),耐旱,较喜光照,但不耐暑热强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及轻沙质壤土。

分布范围

特产于浙江东北部。常生于海拔100-400米间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宁波镇海附近。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繁殖方式:播种、压条、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均可。

播种:原种可以播种法繁殖。子叶出土类型的种子(瘦果较小,果皮较薄),如在春季播种,约3~4周可发芽。在秋季播种,要到春暖时萌发。子叶留土类型的种子(较大,种皮较厚),要经过—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萌发,第一对真叶出生;有的种类要经过两个低温阶段,才能萌发,如转子莲。春化处理如用0~3℃低温冷藏种子40日,发芽约需9~10个月。也可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

压条:3月份用1年前生成熟枝条压条。通常在1年内生根。

嫁接:可用单节接穗以劈接法接于根砧上。节上具1~2芽,节下长5~10cm,在加温而密闭的嫁接匣里嫁接,易促进成活。

分株:丛生植株,可以分株。

扦插:7~8月取半成熟枝条,在节间(即上下两节的中间截取,节上具2芽。介质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为节上芽刚露出上面。底温15-18℃。生根后上3寸盆,在防冻的温床或温室内越冬,春季换4~5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荫防阵雨,10月底定植。

栽培方法

盆栽:任何盆子均可以,但底部需透水,最好垫一层盆底石。介质以疏松、透气、保水、保肥、干净为好,盆表面可覆盖松鳞或者其他园艺覆盖物。肥料则以全营养控释肥为好,可以加入一些骨粉或者其他完全发酵的有机肥。夏季若盆器被太阳直射,应进行遮阴。盆栽的季节所受限制较少。

地栽:地栽一般春季或者秋季进行。地栽苗以带介质的容器苗为妙,栽培前容器苗充分浸水。种植穴应大于容器苗的3~4倍,混入一些专用栽培介质,采用控释肥或者有机肥最为底肥。注意不要积水。种苗下种时,适当的深栽5~10厘米,有益于枯萎病的恢复。

水肥管理:保持介质充足湿润,但不积水。施足底肥,平时可以用水溶性肥料进行补充。叶色发黄,斑驳,可能是缺元素的征兆。

修剪和绑扎:及时绑扎,使其按照期望的方向生长。按照品种介绍要求,进行修剪。

病虫害防治

铁线莲抗病虫害力较强.很少发生病虫严重为害现象。病害有枯萎病、特别可能发生在夏季雨天放晴,温度急升时,枝条突然枯萎,往往在秋天或次年春天萌发新技。其他有粉霉病(为害叶或花)、病毒病(叶部有黄斑,花畸形)等,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红蜘蛛、刺蛾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本种常为单叶,叶片背面密被紧贴的曲柔毛为主要特征;花大,直径可达7-15厘米,是本属中花最大的种类之一,可引种栽培供观赏用。

相关植物
  • 美花铁线莲

    形态特征藤本。茎、枝有纵沟,紫褐色,有短柔毛,幼时较密,老时外皮剥落。一至二回羽状复对生,或数叶与新枝簇生,基部有三角状宿存芽鳞,有5-15小叶,茎上部有时为三出叶,基部二对常2-3深裂、全裂至3小叶,顶生小叶片常不等3浅裂至深裂;小叶片薄纸质,倒卵状椭圆形、卵

  • 条叶银莲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2],植株高10-18厘米。根状茎粗0.8-1.8厘米。基生叶5-10,有短柄或长柄;叶较狭,线状倒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12)厘米,宽0.7-2厘米,基部渐狭,不分裂,顶端有3(-6)锐齿,偶尔全缘或不明显三浅裂。两面密被长柔毛;叶柄不明显

  • 翠雀花

    产地分布野生种主产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株高80-100cm,全株被柔毛。叶互生,掌状深裂。总状花序顶生,萼片瓣状,蓝色。生长习惯喜凉爽、通风、日照充足的干燥环境和排水通畅的

  • 砾地毛茛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须根多带肉质,稍厚,伸长。茎倾卧斜升,高5-20厘米,有时下部节着土生根,有分枝,近无毛。基生叶和下部叶的叶片近圆形或肾状五角形,直径1-3厘米,基部心形至截形,3深裂至3全裂,有时3中裂,裂片有2-3浅裂或深裂,有时全缘,宽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边缘相互贴

  • 千鸟草

    形态特征千鸟草,又称小飞燕草,全株有毒。千鸟草虽然与同属的飞燕草极为相似,常被误认为飞燕草。但其长度较短,分枝较多,因而在花艺用法上多数担任配角。千鸟草花语温柔,飞燕草花语自由。分布范围南欧栽培技术播种育苗

  • 尾裂翠雀花

    形态特征茎高约50厘米,有反曲并紧贴的短柔毛,等距地生叶,不分枝。下部茎生叶有长柄,上部的具短柄;叶片近五角形,长3.5-5.5厘米,宽5-9厘米,三全裂,中央全裂片披针状菱形,顶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近羽状缺刻状浅裂,小裂片狭卵形,侧全裂片斜扇形,上二回裂片与中全裂片相似,两

  • 须蕊铁线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质藤本,长2-3厘米。老枝圆柱形,棕红色,幼枝淡黄色,有六条浅的纵沟纹,除节上有时被柔毛外,其余无毛,当年生枝基部芽鳞宿存;鳞片三角形,长达8毫米,仅边缘有毛。三出复叶;叶片薄纸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

  • 北侧金盏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除心皮外,全部无毛。有粗根状茎。茎高约40厘米,粗3-5毫米,基部有鞘状鳞片。茎中部和上部叶约15,无柄,卵形或三角形,长达6厘米,宽达4厘米,2-3回羽状细裂,末回裂片线状披针形,有时有小齿,宽1-1.5毫米。花大,直径4-5.5厘米;萼片黄绿色,圆卵形

  • 青灰嚏根草

    形态特征粗壮、有毒,茎部生有掌状复叶,越冬不凋。亚种corsicus叶缘有刺状齿,而青灰嚏根草齿小或无。花径30-60mm,萼片5,苞叶长矛形。种子3-4成串排列在囊中,囊末端鸟喙状。生长环境生长于林地和阴处。分布范围

  • 细裂川鄂乌头

    形态特征与川鄂乌头的区别:叶全裂片羽状深裂,小裂片稀疏,狭卵形或披针状线形。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2100-3050米间山地。分布范围分布于重庆东北部、甘肃南部、模式标本采自重庆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