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罂粟
海罂粟学名GlauciumfimbrilligerumBois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
- 拉丁名
- Saccharum barberi Jesw
- 别名
- 野胡椒,藤子毕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木兰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绿玉藤
- 亚科
- 黍亚科
- 族
- 高粱族.
- 属
- 甘蔗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海罂粟相似植物
学名:GlauciumfimbrilligerumBoiss.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
罂粟亚目Papaverineae罂粟科Papaveraceae
婴粟亚科Papaveroideae罂粟族PAPAVEREAE
海罂粟属Glaucium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或更高。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轮廓狭倒披针形,长7-10厘米,大头羽状深裂,下部裂片三角形,上部裂片卵形,具不规则的粗齿,顶生裂片近四方形,上端具粗齿;叶柄扁平;茎生叶宽长圆形,长1-3厘米,羽状分裂,裂片渐尖,基部心形、抱茎。花单个顶生,具长而粗壮的花梗;苞片宽卵形,具粗齿。花芽纺锤形,长1.5-2厘米,粗约5毫米,外面光滑;花瓣长约2厘米,橙黄色,具斑点。蒴果线状圆柱形,长12-18厘米,疏被紧贴、乳突状皮刺,成熟时自先端向基部开裂;果梗极长。花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
产新疆乌鲁木齐、温泉哈夏林场、新二台等地,西至伊犁,生于荒漠或干旱山坡。中亚、伊朗、阿富汗等地有分布。
植物图片:
-
大花弯蕊芥
学名Loxostemonloxostemonoides(O.E.Schulz)Y.C.LanetT.Y.Che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
-
大叶蒲葵
形态特征:乔木状,高达20米,直径20-30厘米。叶大型,圆形或心状圆形,两面绿色,有一个大的圆形的不分裂的中心部分,周围分裂成多数的向先端渐狭的裂片,每裂片先端具短2裂的小裂片,长约10厘米,硬挺,不下垂,中央的裂片从叶柄顶部的戟突至裂片先端长约1米,至裂片的下端长约52厘米,
-
胡杨
形态特征胡杨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树皮淡灰褐色,下部条裂;萌枝细,圆形,光滑或微有绒毛。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毫米。长枝和幼苗、幼树上的叶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全缘或不规则的疏波状齿牙缘;成年树小枝泥黄色,有短绒毛或无毛,枝内富
-
天祝黄堇
学名CorydalistianzhuensisM.S.YangetC.J.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
-
串叶忍冬
串叶忍冬又名贯叶忍冬。
-
东北老鹳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分布于吉林东部。国外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日本北部和北美有分布。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一60厘米。根茎短粗.直生或斜生,上部围以基生托叶,下部具束生稍肥厚纤维状根。叶基生和茎上互生,有时上部对生,托叶三角状披针形,宽
-
南昆折柄茶
基本信息学名HartianankwanicaChangetY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山
-
长梗棘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60厘米。主根棕色,伸长,根径4-6毫米。茎矮,丛生,分枝多,几无毛或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羽状复叶长11-20厘米;托叶草质,卵形,长5-9毫米,离生,先端渐尖,被开展白色长柔毛;叶轴上面有深沟,疏被开展白色长柔毛,有时在小叶附近具有1-2个淡黄色小腺点
-
大叶木莲
大叶木莲,濒危种。常绿大乔木,高达30至40米,胸径100厘米。仅分布于云南、广西局部地区海拔450至1500米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喜生于较阴湿的沟谷或山沟下部较低洼处。花期5、6月,果熟10、11月,对研究该属的系统分类有科研价值,被列为国家2级保护植物。基本信息中文
-
叉枝柳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