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藤山柳
南川藤山柳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野胡椒,藤子毕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绿玉藤
- 亚科
- 黍亚科
- 族
- 高粱族.
- 属
- 崖爬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南川藤山柳相似植物
南川藤山柳基本信息
学名ClematoclethrananchuanensisW.T.W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山茶亚目Theineae
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
藤山柳属Clematoclethra
形态特征
老枝黑褐色,有时有残存刚毛;小枝褐色,疏被绒毛及刚毛,但绒毛易脱,枝上毛被以刚毛为主。叶纸质,卵形或倒卵形,长4-12厘米,宽3-7厘米,边缘有粗锯齿,腹面绿色,仅在叶脉上有极少量刚毛,余处无毛,背面粉绿色,最初全面被短柔毛,中脉近扁平,脉上刚毛较少,有的叶片不见刚毛,叶柄长1.5-4厘米,疏被绒毛及更稀的刚毛。花序柄纤细,长1厘米,被绒毛,只着1花。花小,萼片无毛。花期6月。
产地分布
四川特有。生于海拔2000米山地的杂木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南川县。
本种提示
本种与粗毛藤山柳C.strigillos相近,但本种的小枝、叶柄和叶背等处除有刚毛外复被绒毛或柔毛。
-
膜叶玉叶金花
基本信息学名MussaendamembranifoliaMer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
-
滇南杜鹃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乔木,高1-4米,稀8-13米;小枝粗壮,灰褐色,无毛。叶革质,集生枝顶,倒卵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13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短渐尖,向基部渐狭,边缘微反卷,有时具不明显的刚毛状小睫毛,上面干后深绿色,下面淡灰褐色,中脉和侧脉在上面明
-
条裂黄堇
条裂黄堇(CorydalislinarioidesMaxim.),罂粟科,紫堇属,直立草本。生于海拔2100-4000(-4700)米的林下、林缘、灌丛下、草坡或石缝中。分布较广,因此变异也较大。块根具有药用价值,为太白山名药及青海藏药。条裂黄堇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25-50厘米
-
菰腺忍冬
菰腺忍冬学名LonicerahypoglaucaMiq别名菰腺忍冬(新拟)红腺忍冬(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大银花(湖南新化),大金银花(广西临桂),大叶金银花(江西安福),山银花(广东鼎湖山)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
-
黄白杜根藤
基本信息学名Calophanoidesxantholeuca(W.W.Sm.)C.Y.W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银荆
形态特征无刺灌木或小乔木,高15米;嫩枝及叶轴被灰色短绒毛,被白霜。二回羽状复叶,银灰色至淡绿色,有时在叶尚未展开时,稍呈金黄色;腺体位于叶轴上着生羽片的地方;羽片10-20(-25)对;小叶26-46对,密集,间距不超过小叶本身的宽度,线形,长2.6-3.5毫米,宽0.4-
-
黄金钮
形态特征茎细圆柱形,粗1.5—2.5厘米,高卜1.5米,多分枝,攀援或匍匐下垂,鲜绿色,具低矮棱16—18条,被金黄色刚毛状细刺。单株似金丝猴尾巴,整体如群蛇聚集。花侧生,漏斗状,内瓣粉红色,外瓣橙红色间有鲜红色条纹。[1]生长环境喜阳光充足的
-
海棠花
植物学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海棠花在中国古代的栽培历史。在汉代,海棠花就已经与园林艺术结下不解之缘。不论是栽培技术还是种植面积,海棠花在唐代有了明显的提高。宋代时期,海棠花在唐朝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终于达到鼎盛时期,在当时就被视为“百花之尊”。元朝战火硝烟不断,
-
双耳南星
学名:ArisaemabiauriculatumW.W.Sm.exHand.-Maz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天南星目Arales天南星科Araceae天南星族Trib
-
梳唇石斛
学名:DendrobiumstrongylanthumRchb.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