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藤
马兰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野胡椒,藤子毕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绿玉藤
- 亚科
- 黍亚科
- 族
- 高粱族.
- 属
- 崖爬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马兰藤相似植物
马兰藤基本信息
学名Dischidanthusurceolatus(Decne.)Tsiang
别名假瓜子金(俗称);金腰带(湖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捩花目Contortae
萝藦科Asclepiadaceae
马利筋亚科Subfam.Asclepiadoideae
牛奶菜族Trib.Marsdenieae
马兰藤属Dischidanthus
形态特征
柔弱藤本;茎灰褐色,被2列柔毛。叶薄革质,除中脉外无毛,卵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长1.5-5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稀近心形;侧脉每边4-5条;叶柄长0.4-1.5厘米,被短柔毛,顶端具丛生腺体。团集聚伞花序腋生,比叶为短,着花8-10朵;花萼裂片卵圆形,除具缘毛外两面无毛,花萼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花冠绿色,坛状,裂片短,顶端急尖;生于花冠上的副花冠位于花冠裂片的湾缺处,加厚,生于雄蕊背部的副花冠为5个肉质、小镰刀状直立的裂片;花药顶端具内折的膜片;花粉块长圆状,直立;子房无毛;柱头圆锥状,基部五角形。蓇葖双生,线状圆柱形,长8厘米,直径5毫米;种子卵圆状长圆形,长6毫米,宽2毫米,有边缘,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5厘米。花期3-9月,果期5月-翌年2月。
产地分布
产于湖南、广东和广西。生长于山地杂林中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老挝、越南和柬埔寨。模式标本采自越南。
用途
全株可药用,治风湿腰痛。
-
旋叶香青
旋叶香青基本信息学名Anaphaliscontorta(D.Don)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小叶野扁豆
形态特征长0.5-2厘米,微被短柔毛;小叶小,纸质,顶生小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6-2.6厘米,宽5-7毫米,先端钝或近圆形,基部圆形,两面密被短柔毛,下面有淡棕色小腺点;基出脉3,纤细;小托叶极小或不明显;小叶柄短,被短柔毛;侧生小叶斜椭圆形,长1-2.1厘米
-
假山萝
假山萝基本信息学名HarpulliacupanoidesRoxb别名哈甫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
-
香瓜
形态特征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茎、枝有棱,有黄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状突起。卷须纤细,单一,被微柔毛。叶柄长8-12厘米,具槽沟及短刚毛;叶片厚纸质,近圆形或肾形,长、宽均8-15厘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脉密被糙硬毛,边缘不分裂或3-7浅裂,裂片先端圆钝,有锯齿,
-
陌上菅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黑龙江、辽宁。国外分布:分布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三叶梣
三叶梣基本信息学名FraxinustrifoliolataW.W.Smith别名三叶白蜡树(云南种子植物名录)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寸金草
寸金草基本信息学名Clinopodiummegalanthum(Diels)C.Y.WuetHsuanexH.W.Li别名麻布草、山夏枯草(云南昆明),灯笼花(云南维西),蛇床子、土白芷、莲台夏枯草(云南曲靖),盐烟苏(四川会东)被子植物门Angios
-
风桦
植物名称:风桦别名:未知[补充]英文名:未知[补充]拉丁名:Betulacostata科名:桦木科属名:桦木属适应地区:东北,河北北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
-
金叶番薯
产地分布http: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略呈蔓性。叶呈心生长习惯性强健,不耐阴,喜高温,喜光,繁殖培育用扦插或块根栽植,以肥沃沙质壤园林用途适合盆栽
-
高山鹅观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低矮植物。秆基部节微弯曲,高25-65厘米,光滑无毛。叶片稍内卷,灰绿色,宽1.5-3毫米,无毛或上面微被毛。穗状花序弯曲下垂,长7-9厘米;小穗淡白色或灰绿色,稀微带紫色,含5-7小花,小穗之间相距约1-1.2厘米;颖线状披针形,小,长4-8毫米,仅及第一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