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豆腐柴
藤豆腐柴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芄兰、斫合子、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针落线包、羊角、天浆壳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萝藦科
- 种
- 萝藦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萝藦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藤豆腐柴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PremnascandensRoxb.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亚科Viticoideae
牡荆族VITICEAE
豆腐柴属Premna
四齿萼组Sect.Gumira
形态特征
大攀援藤本;幼枝和花序疏被微柔毛,老枝变无毛,圆柱形,褐色,有皮孔。叶片革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卵圆形至披针形,稀倒卵形,长10-16厘米,宽(4)-5-8厘米,顶端锐尖至突然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有时偏斜,全缘,表面干时黑色,有光泽,背面黄褐色,主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隆起,侧脉近边缘弧状网结,平行细脉较少,和疏生网脉仅在背面可见;叶柄长1-3.5厘米,黑色,无毛,表面微有沟。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开展,长7-10厘米,宽(9)-20-30厘米,分枝5-6对,被微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3-6毫米。花近无柄,灰黄色,长4-5毫米;花萼杯状,平截或有4齿微呈二唇形,被微柔毛,长约1.5毫米;花冠长约3毫米,外面无毛,花冠管长约2毫米,管内喉部有毛,裂片4,近相等,顶端圆或钝;雄蕊4,微伸出;子房倒圆锥状,无毛,花柱与雄蕊等长;柱头浅2裂。核果倒卵球形,顶有小尖突,绿色转蓝黑色,初密被细小腺点,后变光滑,长7-8毫米,宽4-6毫米,有瘤突。花果期5-7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勐腊)。生于海拔500米的疏林和密林中。锡金、印度东北部、孟加拉、不丹、缅甸、越南南部也有分布。
本种研究
云南标本叶片革质,有光泽与原始描述不太符合,其它性状均类似,可能系地区变异,有待以后再深入研究。
-
云南兔耳草
云南兔耳草产地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西藏、四川西北部等地。生长习性:海拔:3300-4700
-
美丽肋柱花
美丽肋柱花基本信息学名Lomatogoniumbellum(Hemsl.)H.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
-
毛背毛颏马先蒿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鸡骨香
生理特性性状鉴别:本品根细长条状,直径2~10mm,表面黄色或淡黄色,有纵纹及突起,有时栓皮脱落。质脆易断,断面不平坦,纤维性。皮部约占半径的1/3~1/4,呈淡黄色。木部黄色。气微香,味微苦。产地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
小叶鼠李
小叶鼠李基本信息学名RhamnusparvifoliaBunge别名琉璃枝(河南),麻绿,叫驴子,刺(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大绿(中国植物学杂志),黑格铃(内蒙古、河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
-
巴山冷杉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40米;树皮粗糙,暗灰色或暗灰褐色,块状开裂;冬芽卵圆形或近圆形,有树脂;一年生枝红褐色或微带紫色,微有凹槽,无毛,稀凹槽内疏生短毛。叶在枝条下面列成两列,上面之叶斜展或直立,稀上面中央之叶向后反曲,条形,上部较下部宽,长1-3厘米(多为1.7-2.2厘米)
-
分枝粗糙黄堇
产地分布产四川西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桂南木莲
桂南木莲学名Manglietiachingi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木兰科Magnoliaceae
-
紫花百合
形态特征鳞茎近狭卵形,高2.5-3厘米,直径1.2-1.8厘米;鳞片披针形,长1.5-3厘米,宽6-10毫米,白色。茎高10-30厘米,无毛。叶散生,5-8枚,长椭圆形、披针形或条形,长3-6厘米,宽0.6-1.5厘米,全缘或边缘稍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钟形,下垂,紫红色,无
-
碧光环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或半灌木,植株易群生。花一般为白色,碧光环果实呈元宝形,种子50-150。播种方法参考生石花播种,基本一致。茎粗,肉质具节。叶肉质,两态,生长期叶片细长对生,常不连结,休眠叶短而粗,呈半球状,对生叶高度连结。生长期叶片自休眠期结束后开始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