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茜草
东南茜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芄兰、斫合子、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针落线包、羊角、天浆壳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捩花目
 - 科
 - 萝藦科
 - 种
 - 萝藦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萝藦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东南茜草相似植物
东南茜草基本信息
学名Rubiaargyi(Levl.etVaniot)HaraexL.A.LaueneretD.K.
别名主线草(植物名实图考)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茜草目Rubiales
茜草科Rubiaceae
茜草亚科Subfam.Rubioideae
茜草族Trib.Rubieae
茜草属Rubi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枝均有4直棱,或4狭翅,棱上有倒生钩状皮刺,无毛。叶4片轮生,茎生的偶有6片轮生,通常一对较大,另一对较小,叶片纸质,心形至阔卵状心形,有时近圆心形,长约0.1-5厘米或过之,宽约1-4.5厘米或过之,顶端短尖或骤尖,基部心形,极少近浑圆,边缘和叶背面的基出脉上通常有短皮刺,两面粗糙,或兼有柔毛;基出脉通常5-7条,在上面凹陷,在下面多少凸起;叶柄长通常0.5-5厘米,有时可达9厘米,有直棱,棱上生许多皮刺。聚伞花序分枝成圆锥花序式,顶生和小枝上部腋生,有时结成顶生、带叶的大型圆锥花序,花序梗和总轴均有4直棱,棱上通常有小皮刺,多少被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5-3毫米;花梗稍粗壮,长约1-2.5毫米,近无毛或稍被硬毛;萼管近球形,干时黑色;花冠白色,干时变黑,质地稍厚,冠管长约0.5-0.7毫米,裂片(4-)5,伸展(非反折,Deb的记载失实),卵形至披针形,长约1.3-1.4毫米,外面稍被毛或近无毛,里面通常有许多微小乳突;雄蕊5,花丝短,带状,花药通常微露出冠管口外;花柱粗短,2裂,柱头2,头状。浆果近球形(1心皮发育),径约5-7毫米,有时臀状(2心皮均发育),宽达9毫米,成熟时黑色。
产地分布
产陕西南部(秦岭南坡)、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北部)、台湾、河南(商城、嵩县)、湖北(房县)、湖南、广东(北部)和广西(北部)、四川东部和东北部。常生林缘、灌丛或村边园篱等处。分布于日本和朝鲜。
本种提示
本种的叶片的基本形状是心形,但有时为卵状心形或近圆形,间有肾形。这种形状上的变异有时可在同一张标本上看到(如CheoetWilson174)。R.chekiangensisDeb.是叶子肾形的类型,应是本种的异名。
药用价值
根及根状茎: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打肿痛。
- 
        
        
升马唐
种名:升马唐学名:Digitariaciliaris(Retz.)Koel.别名:科:禾本科属:马唐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我国南北各省区;也是果园旱田中危害庄稼的主要杂草。国外分布:广泛分布于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模式标
 - 
        
        
桃花心木
种名:桃花心木学名:Swieteniamahogani别名:科:楝科属:桃花心木属产地分布:产美洲热带,中国19世纪末引入,现广东、广西、云南形态特征:高达30m,树冠圆球形,树皮红褐色,片状剥落
 - 
        
        
红花茜草
红花茜草基本信息学名RubiahaematanthaAiryShaw.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
 - 
        
        
海南槭
海南槭基本信息学名AcerhainanenseChunetF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
 - 
        
        
滇藏杜英
滇藏杜英基本信息学名ElaeocarpusbraceanusWattexC.B.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
 - 
        
        
广东地构叶
形态特征植物形态草本,高50-70厘米;茎少分枝,上部稍被伏贴柔毛。叶子形态叶纸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
 - 
        
        
花花柴
花花柴花花柴拉丁学名Kareliniacaspia(Pall.)Less.别称胖姑娘。是菊科花花柴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卵形至长圆形,长1厘米~6厘米,宽0.5厘米~2.5厘米,金色的头状花序,常排列成聚伞状。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
 - 
        
        
孩儿参
学名: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中央种子目Centrospermae石竹科Car
 - 
        
        
贡山杜鹃
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gongshanenseT.L.M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杜鹃花
 - 
        
        
橉木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6-12米,稀达25米;老枝黑褐色;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通常无毛;冬芽卵圆形,通常无毛,稀在鳞片边缘有睫毛。叶片椭圆形或长圆椭圆形,稀倒卵椭圆形,长4-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宽楔形,偶有楔形,边缘有贴生锐锯齿,上面深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