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竹
爬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葫芦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钮子瓜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马[瓜@交]儿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爬竹相似植物
种名:爬竹
学名:Drepanostachyumscandeus(HsuchetYi)Kengf.exYi
别名:
科:禾本科属:镰序竹属
产地分布:
贵州赤水县特产。
形态特征:
藤本状竹类。竿长可达10米或更长;节间长30厘米左右,径粗8毫米,外面具稍隆起的细线状纵肋,纵肋间被微毛,竿壁厚2.5毫米;箨环具箨鞘基部残存物,后者呈扣覆的浅盘状;竿每节分多枝,主枝较显著,甚至能替代主竿,横向伸出攀援它物或下垂或沿地面铺展,侧枝纤细,枝群常在竿梢各节作轮生。箨鞘迟落乃至宿存,薄单质,鲜时带紫红色,呈长三角形,鞘口宽仅4--7毫米,背部在纵肋间被有白色疣基短刺毛,鞘缘上部密生长柔毛而呈流苏状;箨耳微小,生有易落的缝毛;箨舌发达,高约5毫米,截平头,上缘齿裂并具长约5毫米的纤毛;箨片外翻,披针形,易自箨鞘脱离。木级小枝具3—5叶;叶鞘长4.5厘米,外缘生纤毛:叶耳存在,其上生有放射状伸展的缒毛;叶舌发达;叶片质薄,披针形,长13—20厘米,宽7—22毫米,小横脉不明显。花序未见。笋期8—9月。
生长习性:
生于陡坡上,海拔260—320米。
-
白花前胡
-
线叶鳞果星蕨
形态特征:植株高21-27厘米。根状茎长而攀援,粗约2.5毫米,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疏生;几无柄;叶片线形,长23-25厘米,中部宽1.6-2厘米,短渐尖头,向基部渐变狭,楔形,沿主脉下面有一二鳞片,干后纸质,绿色。主脉两面隆起,小脉略可见。孢子囊群小,星散分布于叶片下面,近叶
-
宝兴龙胆
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baoxingensisT.N.H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a
-
薄叶蓝果树
形态特征小乔木,树皮褐色或深褐色,平滑;小枝纤细,幼时淡紫色,被短柔毛,老时褐色或深褐色,无毛。冬芽锥形,鳞片覆叠,紫绿色,卵形,边缘纤毛状。叶薄纸质,互生,近椭圆形,稀倒卵形或卵形,长4-5厘米,宽3-3.5厘米,顶端钝尖,基部阔楔形或钝形,稀近圆形,全缘,干燥后微反卷,上
-
长毛山矾
形态特征植株乔木,高12米;枝细长,嫩枝、叶面或叶面脉上、叶背、叶柄均被展开的淡褐色长毛。嫩枝上的毛长3-4毫米。叶叶纸质,榄绿色,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圆,全缘或有稀疏细锯齿
-
黄花合叶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亚灌木,高40-60厘米。倾斜,全株密被金黄色、伸展的细脆刺毛,基部膨大。偶数羽状复叶具小叶2-5对;托叶披针形,有纵脉纹,被黄色长柔毛;叶柄长约3毫米,被黄色长柔毛;叶轴长约3厘米,有较密的小刺毛;小叶纸质,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6-12毫米,宽2.5-3毫
-
锈毛梭子果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7—15m。小枝、叶背、叶柄、花梗、花萼和果实密被锈色绒毛。花有香味,花冠乳白色。果近球形,下垂。少种属植物。乔木,高7-15米,胸径约20-40厘米;树干直,具白色乳汁;树皮暗灰色;嫩枝被锈色绒毛。托叶早落。叶近革质,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2-
-
五味子
产地分布:产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西南地区形态特征:藤长达8m,干皮褐色,呈不规则薄片状剥落,小枝浅褐色、稍有棱;单叶互生,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先端尖、基部楔形,叶柄及主脉常为红色。雌雄异株,花单生或簇生叶腋,花被片白色或稍带粉
-
扒地蜈蚣
扒地蜈蚣基本信息学名TylophorarenchangiiTsiang别名假白前(广西)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
-
桂圆菊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节间长(1)2-6厘米;叶卵形,宽卵圆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宽0.6-2(2.5)厘米,顶端短尖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波状或具波状钝锯齿,侧脉细,2-3对,在下面稍明显,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叶柄长3-15毫米,被短毛或近无毛。头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