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轮环藤
纤细轮环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tonkinense Gagnep.
- 别名
- 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葫芦目
- 科
- 葫芦科
- 种
- 钮子瓜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马[瓜@交]儿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纤细轮环藤相似植物
种名:纤细轮环藤
学名:CycleagracillimaDiels
别名:
科:防己科属:轮环藤属
产地分布:
产于台湾和海南。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嫩枝被柔毛,叶纸质或膜质,心状卵形至三角状卵形,长2-8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至近截平,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绒毛;掌状脉通常5条;叶柄较叶片短,近盾状着生。雄花序腋生,单生或2-3个簇生,圆锥花序状或总状花序状,密被长柔毛;雄花:萼片5,基部合生,卵形至倒卵形,长约1毫米,基部增厚,背面被长柔毛;花瓣1,微小,近圆形,有时无花瓣;聚药雄蕊长1-1.2毫米,有时达3毫米;雌花序单个腋生,通常圆锥花序式;雌花;萼片和花瓣各1片,均阔三角形或阔卵形,长约1毫米,背面被硬毛。核果近球形,径4毫米,红色,被柔毛,果核背部二侧各有3列疣状小凸起,胎座迹不穿孔。花期4-8月。
生长习性:
生于低海拔林中和灌丛中。
-
大托叶山黧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大可达2米,具块根。茎直立,具翅及明显纵沟,无毛。托叶很大,卵形或椭圆形,长3.5-6.5厘米,宽2.2-2.7厘米,无毛,下部有时具圆齿;叶轴末端具大分枝卷须;通常具3对小叶;小叶狭卵形、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长5.5-9厘米,宽2-32
-
钝叶榕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至西南部,贵州(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常生于海拔530-1350米,石灰岩山地或村寨附近,偶有栽培于庭园。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印度西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形态特征乔
-
毛萼凤仙花
种名:毛萼凤仙花学名:ImpatienstrichosepalaY.L.Chen别名:科:凤仙花科属:凤仙花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西。形态特征:一年生矮小草本,茎碧绿肉质不分枝,全株被毛,叶片狭
-
西奈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型草本。秆直立,高20-60厘米,基部为聚集老鞘所包围或增厚似鳞茎状。叶舌长2-4毫米,常2裂,粗糙;叶片大多基生,对折或内卷,长4-18厘米,宽1-2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和上面粗糙。圆锥花序长圆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分枝微粗糙,2-4枚簇生各节,着生多
-
倒披针叶萝芙木
产地分布云南南部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除花冠筒内被柔毛外,其余皆无毛。叶膜质,对生,三叶或四叶轮生,倒披针形、匙形、稀为椭圆形,端部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窄楔形。伞形式聚伞花序;总花梗3-4枝丛生,长4-11厘米;花萼钟状,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
-
神农架蒿
神农架蒿基本信息学名ArtemisiashennongjiaensisLingetY.R.Ling别名鄂西蒿(湖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异被赤车
学名:PellioniaheterolobaWed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ae
-
鼠尾香薷
鼠尾香薷基本信息学名ElsholtziamyosurusDunn别名密花香薷(云南镇康),大香花棵(云南昭通)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川滇女蒿
基础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
水银竹
种名:水银竹学名:Indocalamussinicus(Hance)nakai别名:科:禾本科属:箬竹属产地分布:产香港、广东(阳江)、海南(保亭县吊罗山)等地。模式标本采自香港。形态特征:竿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