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曲乌蔹莓
膝曲乌蔹莓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pachyphyllum
- 别名
- 乌桉藤;野葡萄;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细毛银背藤.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崖爬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膝曲乌蔹莓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西藏。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本质藤本。小枝圆柱形,略扁压,被短柔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3小叶,中央小叶菱状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5-9厘米,顶端尾尖或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阔卵形,长9-17厘米,宽4-9厘米,顶端尾尖或渐尖,基部不对称,斜圆形,边缘有疏离细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侧脉7-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9-18厘米,被短柔毛,小叶几无柄或有短柄;托叶早落。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3-14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1-3毫米,被短柔毛;花蕾卵圆形或近球形,高约2毫米,顶端圆形;萼杯状,边缘呈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花瓣4,卵圆形,高1.5-2毫米,外面被乳突状毛;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略甚于宽或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波状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略为扩大。果实近球形,直径0.8-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半球形,顶端近圆形或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下部略比种脊宽,向上渐狭,种脊微突出,腹孔直径2-4毫米,边缘有突起肋纹。花期1-5月,果期5-11月。
生长习性:
生山谷溪边林中,海拔300-1000米。
-
矮菜棕
形态特征:矮小灌木状,无茎或具短茎,高约1米或更高。叶掌状分裂,淡蓝绿色,约呈3/4圆形,分裂成20-38个裂片,叶柄顶端至裂片先端长60-90厘米,中央的裂片较长,宽2-3.5厘米甚至更宽,先端渐尖,短2裂,在裂片弯缺处具细长早落的丝状纤维;叶柄长约90厘米,约与叶片等长,上面
-
盾座苣苔
盾座苣苔基本信息学名Epithemacarnosum(G.Don)Ben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纤柳
产地分布:产四川。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当年生小枝多少被灰色皱曲长毛;二年生小枝无毛,芽被毛。叶线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达9厘米,宽2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至楔形,上面特别是中脉上有丝状皱曲毛,后毛渐脱落,下面初密被白色丝状绒毛,有光泽,后有时
-
多刺山黄皮
多刺山黄皮基本信息学名Fagerlindiadepauperata(Drake)Tirve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
-
尖槐藤
尖槐藤基本信息学名Oxystelmaesculentum(L.f.)F.A.Schult.别名高冠藤(云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云南马兜铃
学名:Aristolochiayunnanensis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马兜铃目Aristolochiales马兜
-
屏边厚壳树
基本信息学名EhretiapingbianensisY.L.L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紫草科Bor
-
纤毛画眉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直立簇生,高30-90厘米,径0.2厘米,坚硬,多节,基部节间较短,节下有一圈腺点。叶鞘光滑无毛,鞘口披长柔毛;叶舌退化为一圈成束的短纤毛;叶片扁平,披针状线形,长4-17厘米,宽3-5毫米,无毛。圆锥花序紧缩成穗状,圆柱形,长1.5-7厘米,宽0.5-1.5
-
稀花蓼
学名:PolygonumdissitiflorumHems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
-
硬毛无心菜
产地分布云南西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