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酸蔹藤
西藏酸蔹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Tetrastigma pachyphyllum
- 别名
- 乌桉藤;野葡萄;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葡萄科
- 种
- 细毛银背藤.
- 亚科
- 马利筋亚科
- 族
- 马利筋族
- 属
- 崖爬藤属
- 类型
- 藤本类
与西藏酸蔹藤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产于西藏地区,尼泊尔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白色蛛丝状绒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单叶,阔卵形,长约23厘米,宽约24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心形,基缺近圆形,边缘锯齿细锐,上面绿色,被短柔毛,下面浅绿色,被稀疏短柔毛,脉上被稀疏褐色蛛丝状绒毛;基出脉5,中央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微突出;叶柄长约15厘米,被稀疏蛛丝状绒毛或脱落几无毛。花序与叶对生,复二歧聚伞花序,基部分枝为一卷须;花序梗长约6厘米,被稀疏蛛丝状绒毛;花梗长1-1.5毫米,被稀疏乳突状毛;花蕾椭圆形,高2-2.5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呈波状浅裂,外面几无毛;花瓣5,卵状长圆形,高1.5-1.8毫米,外面无毛;雄蕊5,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明显,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约有10条棱,柱头不明显扩大。花期7月。
生长习性:
生河谷灌丛,海拔约2000米。
-
束球藻
分布范围北京、河北(白洋淀)、吉林(月亮泡、双阳)、黑龙江(哈尔滨、五大连池)、江苏(苏州、太湖、洪泽湖、阳澄湖)、安徽(合肥)、广东(乐昌)、四川(成都)、贵州(草海)、云南(阳宗海、永宁、思茅)、西藏(普兰)、甘肃(兰州)、新疆(阿克苏、喀什、乌伦古湖)。
-
毛梗豨莶
毛梗豨莶基本信息学名SiegesbeckiaglabrescensMakino别名光豨莶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
-
钝尖光萼苔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糙独活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植株被有粗糙的细刺毛。根纺锤形,有香气,下部有分歧。茎圆柱形,中空,有纵沟纹,被有白色的刺毛,上部多分枝;叶片轮廓为卵形,长约20厘米,二回羽状深裂,茎下部叶有柄,长2-4厘米,基部有宽阔的叶鞘,叶片二回羽状深裂,长5-20厘米,宽
-
密叶十大功劳
密叶十大功劳种名:密叶十大功劳学名:MahoniaconfertaTakeda别名:科:小檗科属:十大功劳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5-5米。叶椭圆形或狭倒披针形,厚革质,长18-38厘
-
青皮槭
青皮槭学名AcercappadocicumGle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无患子目Sapindales槭树科Aceraceae
-
立堇菜
种名:立堇菜学名:ViolaraddeanaRegel别名:科:堇菜科属:堇菜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国外分布:朝鲜、日本、苏联远东地区。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而较粗,节间缩短,
-
糠秕毛风毛菊
糠秕毛风毛菊基础信息学名Saussureapaleace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
-
棉毛橐吾
棉毛橐吾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vellerea(Franch.)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
-
小唇柱苣苔
小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speluncae(Hand.-Mazz.)Wood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