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布马先蒿
宫布马先蒿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PediculariskongboensisTsoong
- 别名
- 无
- 科
- 玄参科
- 属
- 马先蒿属
与宫布马先蒿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西藏昌都专区的西部
形态特征
升高,干时变黑,全面有毛。根茎粗壮而长,径达1厘米,顶端连接于鞭状根茎,再上面则为具有丛生须状根的根颈。茎单一,简单或分枝,粗壮,高30-110厘米。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2厘米,宽2.5-13毫米,羽状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至卵形,约30对,前缘有锐重锯齿,齿有胼胝,始有疏毛,瞬即无毛。花序穗状,连续或基部间断,长10-50厘米,有毛;萼有毛,管长7-8毫米,不裂,齿5枚,亚相等,三角形,锐尖头,与管同为膜质而有明显的网脉,长3-5毫米,缘有细齿或几全缘;花冠之管与萼略相等或稍长,长约11-15毫米,无毛,盔甚狭,直立部分稍向前弯曲,长几不达3毫米,前缘有相当密的长毛,端部伸出为上翘而端尖、长7-8毫米的喙,下唇显短于盔,长10-13毫米,宽8毫米,分成3个基部很狭细、亚相等、缘有疏长毛的裂片;雄蕊着生于管的中部以上,前面一对花丝有密毛;花柱顶端多少卷曲,伸出。果未见。
生长习惯
生于海拔4,100米左右的高山高草坡中。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甘肃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西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至西藏昌都专区东部形态特征一年或两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体多毛,高可达40厘米以上。根垂直向下,不变粗,或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多少变粗而肉质,有时有纺锤形分枝,有少数横展侧根。茎常多条自基部发出,中空
-
半扭卷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甘肃中部与西南部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高可达60厘米。根圆锥形而细,简单或分枝,长达5厘米,近端处生有丛须状侧根。茎单条或有时从根茎发出3-5条,圆形中空,粗者径达7毫米,多条纹,不分枝或常在上部多分枝。枝甚弱于主
-
二齿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四川贡嘎山形态特征高约一指的长度,全身有短灰毛。根细而纺锤形,茎几不存在,成丛。叶均基生,有相当长的柄,柄长者20-35毫米,叶片线状长圆形,基部渐狭,长5厘米,宽1厘米,缘有波状浅裂,裂片亚圆形,有浅波齿,齿有反卷之缘。花腋
-
穗花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湖北北部、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山西、河北、经内蒙古、东北各省国外分布:蒙古人民共和国至苏联东部西伯利亚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
-
毛果婆婆纳
形态特征植株高20-5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有时基部分枝,通常有两列多细胞白色柔毛。叶无柄,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4-15毫米,边缘有整齐的浅刻锯齿,两面脉上生多细胞长柔毛。总状花序2-4支,侧生于茎近顶端叶腋,花期长2-7厘米,花密集,穗状,果期伸长,达20
-
光叶小米草
产地分布台湾能高山等地。形态特征植株直立,除茎外全体无毛。叶宽卵形,每边具1-3枚略急尖的锯齿。花冠长7毫米。生长习惯生海拔1600-3000米的山地。繁殖培育暂无
-
野甘草
简介野甘草Scopariadulcis在全球分布范围广泛,被多个国家的民族药收载且应用历史悠久。在国外(尤其是日本、印度)受到研究者的重视,而我国对其研究、关注较少,致使其资源日益减少。对野甘草药用历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论述,并对其未来在药品与食品方面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
-
拟蕨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西北部(丽江)形态特征产地分布为我国特有种,产云南西北部(丽江)。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中下高低或低矮,高5-18厘米,干时变为浓黑。根茎粗短,密布鳞片脱落痕迹,下方发出成丛之根,后者强烈纺锤形,肉质,粗者径达8毫米,长可达
-
短果潘氏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东喜马拉雅,西藏南部亚东春丕谷,东南部靠近西藏昌都专区的地方国外分布:东尼泊尔至不丹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
-
亚中兔耳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10-30(40)厘米。根状茎斜走或平卧,肉质,长达4厘米;根多数,条形,细长,长约5-8厘米,有少数须根,在老值株的根颈外常有残留的老叶柄。茎单条,粗壮,直立或上部多少弯曲,较叶长。基生叶2-4片,柄长3-4(12)厘米,扁平,有狭翅,基部扩大成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