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篾黄竹
破篾黄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virdi-glaucescens(Carr.
- 别名
- 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船竹
- 亚科
- 稻亚科
- 族
- 倭竹族
- 属
- 刚竹属
- 类型
- 竹类
与破篾黄竹相似植物
种名:破篾黄竹
学名:BambusacontractaChiaetFung
别名:
科:禾本科属:簕竹属
产地分布:
产广西
形态特征:
竿高5—6米,直径2—3厘米,尾梢下弯,下部挺直;节间长40-57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疏生白色长硬毛,竿壁薄;节平坦,无毛;分枝常自竿下部第四至第六节开始,多枝簇生,主枝略较粗长。箨鞘早落,背面薄被白蜡粉,通常无毛或于底缘处生有紧贴或伸展的暗棕色刺毛,腹面有光泽,先端因向一侧下斜而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不相等,有波状皱褶,长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波曲状缝毛,大耳略向下倾斜,长约3厘米,宽7-10毫米,约比小耳大1倍;箨舌高约2毫米,边缘疏齿裂;箨片直立,狭卵形,长约为箨鞘长的2/5,先端边缘内卷而成锐尖头,基部近圆形收窄后即与箨耳相连,此相连部分为2—3毫米,箨片基部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1/4。叶鞘无毛;叶耳近卵形,边缘具长缝毛;叶舌极矮,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5厘米,宽1.3—1.5厘米,上表面近无毛,下表面密生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状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花果未见。
生长习性:
生丘陵地村落或山脚。
-
东亚唐棣
形态特征小枝细弱,微曲,圆柱形,幼时被灰白色绵毛,以后脱落,老时呈黑褐色,散生长圆形浅色皮孔;冬芽显著,长圆锥形,浅褐色,鳞片边缘被柔毛。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细锐锯齿,齿尖微向内
-
青岩油杉
青岩油杉(Keteleeriadavidianavar.chien-peii),铁坚油杉的一个变种,常绿乔木,高达50m,胸径2.5m。冬芽圆球形。叶条形,上面绿色,下面有2条灰白色气孔带。球果直立,圆柱形。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贵州贵阳青岩,在海拔1100~1300m处的石灰岩山地上尚有小片纯
-
红翅槭
红翅槭种名:红翅槭学名:AceraceaefabriHance别名:科:槭树科属:槭树属产地分布: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0米,胸径达30厘米。五年生苗就能开花结果,花红色,开在当年的新梢上,花
-
单性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国外分布:分布日本。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
-
屏边杜英
基本信息学名ElaeocarpussubpetiolatusH.T.Ch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
-
天山大黄
学名:RheumwittrockiiLundst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ae
-
矢竹仔
产地分布产台湾。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台湾狮子岛。形态特征地下竹鞭细长,粗约8毫米,初为单轴型,翌年再山竿柄萌发新竿而成复轴型地下茎;竿直立,高1—5米,径粗0.5-1.5厘米;节间长12—36厘米;深绿带紫色,无毛,竿壁厚;节处略隆起,在
-
丝节灯心草
学名:JuncuschrysocarpusBu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灯心草亚目SubordoJuncineae灯心草科Juncace
-
扛板归
-
白条纹龙胆
白条纹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burkilliiH.Smit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