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纹方竹
乳纹方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virdi-glaucescens(Carr.
- 别名
- 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船竹
- 亚科
- 稻亚科
- 族
- 倭竹族
- 属
- 刚竹属
- 类型
- 竹类
与乳纹方竹相似植物
种名:乳纹方竹
学名:ChimonobambusalactistriataW.D.LietQ.X.Wu
别名:
科:禾本科属:寒竹属
产地分布:
本种现仅知产于贵州省册亨县及荔波县。模式标本采自册亨。
形态特征:
竿高4—5米,粗2—4厘米,中下部各节环生刺状气生根4—19条;:节间有钝四棱,略呈方形,长11-13厘米,幼时绿色并具紫色小斑点,疏生短的疣基刺毛,以后因疣基存于竿上而粗糙;箨环留有箨鞘基部及具紫色柔毛;竿环在具分枝之各节强烈隆起而呈脊状;枝实心,其节强烈隆起呈脊状。箨鞘脱落性,长于其节间,纸质(鞘的中上部逐渐变薄并有皱褶),幼笋时呈暗紫色,以后呈黄褐色,有淡绿色或乳白色的纵条纹,除竿下部箨鞘在背面疏生向上的淡褐色疣基刺毛外,竿中上部者均无毛,鞘缘密生淡黄色纤毛,小横脉明显,紫色;箨耳刁二发达;箨舌极矮小,拱形;箨片山箨鞘顶端向上收缩而成,呈小锥形。末级小枝具4--6(9)叶;叶鞘疏松包裹,背部无毛,边缘有少量白包纤毛;叶耳不发达,鞘口缒毛仅数条,苍白色,脱落性,劲直,长3—5毫米;叶舌拱形,边缘生微小纤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8—17厘米,宽8—20毫米,下表面具疏稀柔毛,向主脉的基:部则密生细柔毛,次脉4-6对,小横脉尚明显,呈长方格状;叶柄短。两面密被细柔毛。花枝未见。笋期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约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
-
刺毛月光花
刺毛月光花基本信息学名CalonyctionpavoniiHall.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旋花科
-
大果枣
形状特征乔木,高达15米;幼枝黄绿色,无毛,小枝紫红色,有纵条纹,具刺。叶纸质,卵状披针形,长7.5-15厘米,宽3.5-7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偏斜,不等侧,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基生三或五出脉,叶脉上面下陷,下面凸起,具明显的网脉;叶
-
尖齿石笔木
尖齿石笔木种名:尖齿石笔木学名:TutcheriaacutiserrataChang别名:科:山茶科属:石笔木属产地分布:滇形态特征:小乔木,高5米,嫩枝有茸毛。叶革质,长圆形,长6
-
石楠叶小檗
种名:石楠叶小檗学名:BerberisphotiniaefoliaC.M.Hu别名:科:小檗科属:小檗属产地分布:产于广东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2米。老枝暗灰色,幼枝圆柱形,深紫色,光滑无毛;节
-
英德黄芩
基本信息学名ScutellariayingtakensisSu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唇形科Labi
-
黄麻叶扁担杆
基本信息学名GrewiahenryiBurre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椴树科Tiliaceae
-
柱序绢毛苣
基本信息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
-
四花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密丛。秆高15-25厘米,径约0.5毫米,具二节,花序以下微糙涩。叶鞘短于或近等于节间,顶生者长3-4厘米,长于其叶片2-3倍;叶舌长1.5-3毫米;叶片短而尖,对折或内卷,长1-2厘米,宽0.5-1毫米,糙涩或下面平滑。圆锥花序紧密狭窄,长2-3厘米,宽5-1
-
短柄箭竹
产地分布产云南。形态特征植株的营养体部分未见。花枝的节间长5—9厘米,直径1.5—2.5毫米,无毛,亦无纵向细肋,实心;枝环肿胀,节内长2--3毫米。具花小枝仅剩有1叶(但尚留有7或8片叶鞘);此叶鞘长1.1—3厘米,紫色或紫褐色,初时上部具灰
-
超兜
形态特征星球(astrophytumasterias)又名兜。星球属的代表种。濒危种之一。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初为球形,后成扁圆球形乃至圆盘状,高5.5厘米,直径10厘米,表皮灰绿色有光泽,散布着丛卷毛,俗称星。通常8棱,稀6—10棱,棱直而整齐,棱脊浑圆。花3厘米长,漏斗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