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脉箬竹
方脉箬竹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virdi-glaucescens(Carr.
- 别名
- 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鸭跖草亚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种
- 船竹
- 亚科
- 稻亚科
- 族
- 倭竹族
- 属
- 刚竹属
- 类型
- 竹类
与方脉箬竹相似植物
方脉箬竹种名:方脉箬竹学名:IndocalamusquadratusH.R.ZhaoetY.L.Yang
别名:
科:禾本科属:箬竹属
产地分布:
产湖南、贵州;浙江亦有引种。模式标本采自湖南东安县。
形态特征:
竿高约3米,直径8-11毫米;节间长22—26厘米,有污粉;幼时密生伏贴褐色疣基刺毛;竿环微隆起;节内长5—8毫米;箨鞘在竿下部秆短于节间,绿色微带紫,干后深稻草色,密被褐紫色向上疣基刺毛,无斑点,边缘密生棕色纤毛;箨耳大,镰形,长约1.5厘米,宽约1.3—3毫米,褐色,有放射状伸展的淡黄色弯曲缒毛,其长可达2厘米;箨舌截形至微拱形,高2—2.5毫米,褐紫色,边缘生长12—16毫米或更长的棕包缝毛;箨片直立或外翻,绿色,窄长三角形,基部不向内收窄。小枝具6或7叶;叶鞘背面幼时贴生褐棕色向上的疣基刺毛,老时脱落变为无毛,边缘密生褐棕色长纤毛;叶耳大,镰形,棕紫色,长约12毫米,宽约2毫米,边缘生放射状伸展长约14毫米的缝毛;叶舌高约2毫米,截形,褐紫色,边缘有淡棕色长缝毛;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5—24.5厘米,宽5.6—7.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稀可为楔形,表面灰白色;次脉10-13对,小横脉形成方格状。花序未充分成熟。笋期5月。
生长习性:
海拔600—700米
-
长柱柳叶菜
基本信息学名EpilobiumbliniiLevl.别名酸沼柳叶菜(云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桃金娘目Myr
-
扇脉杓兰
形态特征扇脉杓兰植株高35-55厘米,具较细长的、横走的根状茎;根状茎直径3-4毫米,有较长的节间。茎直立,被褐色长柔毛,基部具数枚鞘,顶端生叶。叶通常2枚,近对生,位于植株近中部处,极罕有3枚叶互生的;叶片扇形,长10-16厘米,宽10-21厘米,上半部边缘呈钝波状,基部近
-
牛筋果
pt"class="information"style="margin:0px;padding:10px0px20px;clear:both;zoom:1;position:relative;color:#333333;font-family:Arial,宋体,sans-serif;font
-
短梗楼梯草
学名:Elatostemabrevipedunculatum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
-
厚穗狗尾草
厚穗狗尾草种名:厚穗狗尾草学名:Setariaviridis(L.)Beauv.subsp.pachystachys.别名:科:禾本科属:狗尾草属产地分布:产我国台湾;日本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
光叶紫花苣苔
基本信息学名LoxostigmaglabrifoliumD.FangetK.Y.P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散血藤
入药部位藤茎。性味味苦,性凉。归经归心、肝经。功效祛风湿,解热毒。主治用于风湿疼痛,热毒疮肿。相关配伍治风湿关节疼痛
-
箐姑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河北、山东、陕西、甘肃、河南、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国外分布: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
-
黄花花杜鹃
黄花花杜鹃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boothiiNutt.别名柠檬杜鹃(西藏植物志),黄花杜鹃(横断山区维管植物)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南国山矾
南国山矾基本信息学名SymplocosaustrosinensisHand.-Mazz.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柿目Eben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