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短舌菊
灌木短舌菊(学名:Brachanthemumfruticulosum)是菊科短舌菊属的植物。分布在中亚地区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自治区等地,常生长在干旱地、河谷石滩和石戈壁,非人工引种栽培。
- 拉丁名
- Brachanthemum fruticulosum
- 别名
- 红蓝花刺红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霉草目
- 科
- 菊科
- 种
- 灌木短舌菊
- 亚科
- 管状花亚科
- 族
- 菜蓟族
- 属
- 短舌菊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灌木短舌菊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幼枝斜升,长3.5~10厘米,灰白色,有稠密的叶,叶肉质,灰白色,3深裂,裂片线形,尾状渐尖,全缘,上部叶不分裂,全缘。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在枝端排成伞房花序,较少单生。总苞片覆瓦状排列,中部叶质,灰白色,边缘宽膜质。边缘舌状花约8个,椭圆形,钝,顶端3齿裂。管状花与舌状花同色,顶端深5齿裂,裂齿反卷。花托乎,无托毛。瘦果无冠毛。茎基部极多分枝,斜升,扭曲,木质,无叶。
分布范围
灌木短舌菊标本采自苏联中亚地区。据《哈萨克斯坦植物志》记载,新疆自治区有分布。
主要价值
夏秋季骆驼和羊乐食。
-
驴耳朵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cm。叶子长5-12cm,宽2-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部叶渐小,全缘,基生叶与下部叶有1-2.5cm的叶柄。分布范围分布全国,但以北方为多。主要价值来源菊科风
-
玛格丽特花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1米。枝条大部木质化。叶宽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6厘米,宽2-4厘米,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深裂或几全裂,二回为浅裂或半裂。一回侧裂片2-5对;二回侧裂片线形或披针形,两面无毛。叶柄长1.5-4厘米,有狭翼。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排成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有
-
多榔菊
产地分布株高50-100cm,茎粗壮、直立,具纵条纹,被疏柔毛,上部帚状分枝。叶互生,基部叶椭圆形,茎上部叶卵状披针形。顶生头状花序,径约2.5cm,单个或数个排成总状。总苞钟形,基部有长柔毛。舌状花一轮、暗黄色,先端2-3齿裂;两性花筒性、暗黄色,5齿裂。形
-
鼠冠黄鹌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根状茎粗厚或细而短,生多数或少数须根。茎直立,单生或少数(2-3)成簇生,上部圆锥状花序状分枝,全部茎枝无毛。基生叶倒披针形、倒卵形、椭圆形或狭倒披针形,长4-14厘米,宽1.8-4厘米,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渐
-
矮小厚喙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莲座状草本,高8-10厘米,根状茎横走或斜升,自顶端发出1-3个花葶。花草纤细,基部直径不足1毫米,光滑无毛。全部叶几基生,莲座状,长椭圆形或长倒披针形,长2.5-5厘米,宽5-7毫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下部楔形收窄成狭翼柄,柄长1-4厘米,边缘全
-
蜡菊
产地分布原产澳大利亚,现世界各国多有栽培。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70~120厘米,茎杆粗壮、粗糙,似乎有毛,叶片条状或披针形,头伏花序单生枝顶,花径3~6厘米,盘缘花瓣为围绕头伏花序的多层总苞片,外层苞片短,排列成覆瓦状,内部几层苞片伸长成为
-
蒿草
形态特征为一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黄绿色,有臭气。茎直立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暗绿色或棕绿色,卷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裂片及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顼被短毛。气香特异,味微苦;茎基部及下部的
-
宽叶亚菊
形态特征年生草本,高20-35厘米。根状茎横走,垂直发出多数的花茎和不育茎,或根状茎短,发出多数密集簇生的茎。茎基部直径3-4毫米,仅上部有短花序分枝;花序分枝及花梗和茎上部被较多的短柔毛,向下毛稀疏。全茎生密集的叶。下部叶花期枯萎脱落。中上部叶宽倒披针形,倒长卵形或长椭圆形
-
瓜叶菊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被密白色长柔毛。叶具柄,叶片大,肾形至宽心形,有时上部叶三角状心形,长10-15厘米,宽10-2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不规则三角状浅裂或具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被密绒毛;叶脉掌状,在上面下凹
-
斑叶蒲公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深褐色,圆柱状。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近全缘,不分裂或具倒向羽状深裂,顶端裂片三角状戟形,先端稍尖或稍钝,每侧裂片4-5片,裂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全缘或具小尖齿或为缺刻状齿,两面多少披蛛丝状毛或无毛,叶面有暗紫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