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乔木植物 > 峨眉山莓草

峨眉山莓草

编辑:公良耽煜发布时间:2021-02-10 10:25:49

峨眉山莓草是发现的中国特有物种,分布范围极窄小,仅局限于四川省峨眉山顶。由于植株稀少,个体疏散,花仅2—3朵,生于悬崖峭壁,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濒临灭绝。

拉丁名
Sibbaldia omeiensis Yu et Li
别名
罗马洋甘菊、德国洋甘菊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蔷薇目
蔷薇科
峨眉山莓草
亚科
蔷薇亚科
酸模族
山莓草属
类型
草本类

与峨眉山莓草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圆柱形,分生多数侧根。花茎直立,高12-15厘米,密被伏生白色绢毛。基生叶为5出掌状复叶,连叶柄长3-7厘米,叶柄伏生白色绢毛,小叶无柄,边缘两个小叶较小,披针形,全缘或有1-3齿,中间3个小叶长圆披针形,顶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上半部每边有1-4个不规则锯齿,两面密被白色绢毛,有光泽;茎生叶1,退化成苞叶状;基生叶托叶膜质,褐色,外面被白色绢毛或脱落几无毛,茎生叶托叶草质,卵段诊针形,外面密被白色绢毛。花2-3顶生;花直径1.5厘米;萼片三角卵圆形,顶端渐尖,副萼片披针形,顶端渐尖,与萼片近等长,外面密被白色绢毛;花瓣白色,倒心形;雄蕊5枚;花柱近顶生,柱头不扩大。花期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岩石缝中,海拔3000米。

分布范围

产四川(峨眉山)。

本种提示

本种甚为特殊,植株全身被白色绢毛,有光泽,叶为掌状5出复叶,小叶长圆披针形,上半部每边有1-4个不规则锯齿,花2-3顶生,直径1.5厘米,花瓣白色,倒心形,雄蕊5枚等特点,易与本属其他种相区别。

生长特性

分布区海拔较高,积雪时间很长,往往可以持续到翌年5--6月,冬季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雨量较丰富,空气湿润,多雾。喜生于风化的岩石缝隙中,天然更新能力弱。花期6-7月,果期8-9月。

保护价值

峨眉山莓草是分布极其狭小、生境极为特殊的宿根草本,全株被白色绢毛,有光泽,叶为掌状5出复叶,花仅2—3朵,形态较为特殊,对进一步研究属内的亲缘关系和地理分布以及保存种质资源均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保护措施

分布区已划为自然保护区,应将峨眉山莓草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并采种育苗、引种栽培,还可适当挖掘少量活个体,进行移栽保存。

栽培要点

应注意调查本种原产地的生长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以及生长习性和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引种和人工育苗繁殖试验。

药用价值

制成药物(内服、外敷)后,对牛皮癣等皮肤病有显著疗效。

相关植物
  • 乌拉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1.5米;小枝圆柱形或稍有稜角,无毛;冬芽长卵形,先端长渐尖,有2枚外露的鳞片。叶片长圆卵形、长圆披针形或长圆倒披针形,长1-3厘米,宽0.7-1.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叶柄长2-10毫米,无毛。复伞房花序着生于侧生小枝顶端,具多数花朵,无毛

  • 楔叶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2米,有时达4米;枝条呈拱形弯曲,小枝有稜角,幼时具短柔毛;冬芽长卵形,先端常具短尖头,具2枚褐色外露鳞片。叶片卵形、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0.8-1.2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自中部以上有3-5钝锯齿,下面具短柔毛,有时近无毛;叶柄很短。复

  • 西藏草莓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26厘米。纤匍枝细,花茎被紧贴白色绢状柔毛。叶为3小叶,小叶具短柄或无柄,小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6厘米,宽0.5-3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缺刻状急尖锯齿,上面绿色,伏生疏柔毛,下面淡绿色,脉上被紧贴

  • 掌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蔓生灌木,高1.5-3米;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幼时稍具柔毛,以后无毛,疏生皮刺,常有腺毛。叶为掌状3小叶,菱状披针形,长3-8(11)厘米,宽1.5-4厘米,顶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上面沿叶脉具柔毛,下面疏生柔毛,边缘具缺刻状粗重锯齿;叶柄长2-4厘米,

  • 七星海棠

    形态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广卵形,叶片椭圆至长椭圆形,具细锯齿。花5~7朵簇生,伞形总状花序,未开时红色,开后渐变粉红色,多为半重瓣,也有单瓣者,梨果球状,黄绿色。生长环境海棠喜阳光,不耐阴,对严寒的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其耐干旱力也很强。多数种类

  • 沼委陵菜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长,匍匐,木质,暗褐色;茎中空,下部弯曲,上部上升,在地面稍上处分枝,淡红褐色,下部无毛,上部密生柔毛及腺毛。叶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6-16厘米,叶柄长2.5-12厘米,小叶片5

  • 窄叶火棘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米,多枝刺,小枝密被灰黄色绒毛,老枝紫褐色,绒毛逐渐减少。叶片窄长圆形至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厘米,宽4-8毫米,先端圆钝而有短尖或微凹,基部楔形,叶边全缘,微向下卷,上面初时有灰色绒毛,逐渐脱落,暗绿色,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柄密被绒毛

  • 维西蔷薇

    形态特征攀援小灌木;小枝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当年生小枝有腺毛和稀疏柔毛;皮刺短、扁、散生。小叶3-5,连叶柄长4-5.5厘米;小叶片卵形,椭圆形稀长圆形,长1.2-2.5厘米,宽4-14毫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颜色较浅,有腺毛和稀疏柔毛,边

  • 北京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0米;小枝圆柱形,二年生枝紫褐色,具稀疏皮孔,嫩枝无毛;冬芽长圆卵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外被数枚棕褐色鳞片,无毛或微有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连叶柄共长10-20厘米,叶柄长约3厘米,有时达6厘米;小叶片5-7对,间隔1.2-3厘米,基部一对小叶常稍小,长圆形

  • 蔷薇

    植物学史蔷薇有2000年栽培历史,据记载中国在汉代就开始种植,至南北朝时已经大面积种植。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蔷薇,是在六千万年以前从亚洲传播开去的,这可以从蔷薇的化石来证明。早先在北美洲发现的它的叶片化石是渐新世的化石距今已有四千万年以上,然后近年在中国抚顺地区发现的蔷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