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香花藤
海南香花藤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学名
- AganosmaschlechterianaLévl.var.schlechteriana
- 别名
- 无
- 科
- 夹竹桃科
- 属
- 香花藤属
与海南香花藤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长达7米;枝条幼时被短柔毛,老时渐脱落,具乳汁。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稀卵圆形,顶端急尖至钝或渐尖,基部阔楔形,长6-14厘米,宽2.5-5.5厘米,幼时被绒毛,老时毛渐脱落;侧脉每边约10条,斜曲上升;叶柄长约1厘米。聚伞花序顶生,三歧,长4-6厘米,宽约6厘米;总花梗、花梗、苞片、花萼、花冠外面被黄色的短柔毛;花萼裂片卵圆形,比花冠筒长,长10-12毫米,宽2.5-4毫米,花萼内面基部具5枚腺体;花冠白色,花冠筒圆筒形,基部稍膨大,内面被长柔毛,长5-9毫米,宽4毫米,裂片倒卵形,顶端圆或钝,长11-14毫米,基部宽4毫米,顶端宽8毫米;雄蕊着生在花冠筒基部,花药箭头状,内藏,顶端渐尖,基部具耳,腹部与柱头粘生;子房被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每心皮胚珠多颗,花柱短,顶端膨大,下部收缩,柱头圆锥状;花盘杯状,比子房长,顶端5浅裂。蓇葖广叉生,初时被毛,老时毛脱落,长圆柱形,长10-30厘米,直径5-10毫米,下垂;种子长圆形,扁平,两端截平,长约2厘米,宽3-4毫米,顶端种毛白色绢质,长3.5-5厘米。花期3-7月,果期8月-翌年2月。
生长习惯
生于海拔500-1700米的山地疏林中、路旁或水沟旁的灌木丛中,攀援树上。
繁殖培育
暂无
园林用途
暂无
病虫害防治
暂无
-
硬枝黄蝉
形态特征直立灌木,高1-2米,具乳汁;枝条灰白色。叶3-5枚轮生,全缘,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除叶背中脉和侧脉被短柔毛外,其余无毛;叶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7-12条,未达边缘即行网结
-
狗牙花
形态特征灌木,通常高达3米,除萼片有缘毛外,其余无毛;枝和小枝灰绿色,有皮孔,干时有纵裂条纹;节间长1.5-8厘米。腋内假托叶卵圆形,基部扩大而合生,长约2毫米。叶坚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短渐尖,基部楔形,长5.5-11.5厘米,宽1.5-3.5厘米,叶面深绿色,背面淡
-
箭毒羊角拗
产地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有栽培形态特征灌木,高达3米,有乳汁。枝条密被粗硬毛。叶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20厘米,宽2.5—8厘米,顶端短渐尖,幼时密被粗硬毛,老渐无毛。聚伞花序顶生,密被粗硬毛;萼片长圆形,渐尖;花冠黄色,花冠裂片延长成一
-
屏边鳝藤
形态特征屏边鳝藤,叶比较薄,几乎成膜质;花序柔弱,广歧,长和直径均达13厘米;花亦比较柔弱。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山地密林中。分布范围主要产于云南南部。模式标本采自屏边。
-
海杧果
形态特征乔木,高4~8米,胸径6~20厘米;树皮灰褐色;枝条粗厚,绿色,具不明显皮孔,无毛;全株具丰富乳汁。叶厚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稀长圆形,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长6~37厘米,宽2.3~7.8厘米,无毛,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中脉和侧脉在
-
软枝黄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有栽培国外分布:巴西形态特征藤状灌木,长达4米;枝条软弯垂,具白色乳汁。叶纸质,通常3-4枚轮生,有时对生或在枝的上部互生,全缘,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端部短尖,基部楔形,无毛或仅在叶背脉上有疏微毛,长6
-
白马城
形态特征茎干类多肉美花美型种,植株块茎酒瓶状,株高1.5-2M,株幅1M。茎干基部膨大上粗下细,分枝棒状,表皮银白色。散生长刺,3刺一簇灰褐色。绿色叶4-8厘米长,3厘米宽,簇生茎端似伞状。略有短毛。花高脚碟状,白色或淡红色,花瓣中间夹有红条纹。花期夏季。生长
-
金边小蔓长春花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茎枝纤细,伸长呈蔓状,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形,全缘,叶缘有乳白或乳黄色镶嵌,叶色素雅美观。生长习惯喜高温。繁殖培育分株法,春至秋季为适期。栽培以腐叶土为佳,排水需
-
变色络石
形态特征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米,具乳汁;茎赤褐色,圆柱形,有皮孔;小枝被黄色柔毛,老时渐无毛。叶圆形,杂色,具有绿色和白色,以后变成淡红色。叶面无毛,叶背被疏短柔毛,老渐无毛;叶面中脉微凹,侧脉扁平,叶背中脉凸起,侧脉每边6-12条,扁平或稍凸起;叶柄短,被短
-
紫花络石
形态特征粗壮木质针形或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尖尾状,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或锐尖,稀圆形;侧脉多至15对,在叶背明显;叶柄长3-5毫米。聚伞花序近伞形,腋生或有时近顶生,长1-3毫米;花梗长3-8毫米;花紫色;花蕾顶端钝;花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