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七
青蛙七学名鸢尾,名称又叫蓝蝴蝶、蛤蟆七、扁竹叶、燕子花、扇把草等。青蛙七是原产于中国中部的一种花卉,现在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
- 拉丁名
- lris tectorum
- 别名
- 鸢尾、蓝蝴蝶、蛤蟆七、扁竹叶、燕子花、土知母、铁扁担、扇把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天冬门目
- 科
- 鸢尾科
- 种
- 青蛙七
- 亚科
- 蓼亚科
- 族
- 蓼族
- 属
- 鸢尾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青蛙七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青蛙七为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cm。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宽2~4cm,长30~45cm,质薄,淡绿色,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花序1~2枝,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白色,径约10cm,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内3枚较小,倒圆形;外列花被有深紫斑点,中央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雄蕊3枚,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歧,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出叶丛,有蓝、紫、黄、白、淡红等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有6稜。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厘米,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子房纺锤状圆柱形,长1.8-2厘米。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厘米,直径2~2.5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上而下3瓣裂;种子黑褐色,梨形,无附属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1]
生长环境
青蛙七耐寒性较强,要求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粘性土壤;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耐寒力强,亦耐半阴环境,通常生于沼泽土壤或浅水层、浅水中。
分布范围
青蛙七原产于中国中部。中国主要分布在中原、西南(四川境内居多)和华东一带,主要产地江苏、浙江、安徽。
栽培技术
栽植
地栽,常作露地栽培。以排水良好、适度湿润的土壤为宜。栽植前应施入腐熟的堆肥,亦可用油粕、草木灰等为基肥。植株栽植深度,在排水良好的疏橙土壤上根茎顶部低于地面5厘米,在黏土上根茎顶部则要略高于地面,以利植株生长。
温度光照
青蛙七喜日光充足,亦稍耐阴。可露地栽培。适应性强,一般正常管理便能旺盛生长。
浇水施肥
青蛙七栽植前可施入基肥,每年秋季施肥1次,生长期可追施化肥。浇水视情况而定,露地栽培生长期每周浇水1次,随着气温的降低浇水量逐渐减少。冬季较寒冷的地区,株丛上应覆盖厩肥或树叶等防寒。
杂草控制
青蛙七种植后,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如果植株种植后,地里开始生长杂草,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
施肥
青蛙七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青蛙七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青蛙七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
病害防治
青蛙七主要的病害有种球腐烂病、冠腐、锈病和软腐病两种,虫害有蚀夜蛾等,具体防治方案如下:
1种球腐烂病: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
2冠腐:不要在已被整齐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种植种球,否则一定进行土壤处理和球根处理。
3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5%的粉锈宁400倍液防治。
4软腐病:用1:1:100的波尔多液防治。
5虫害有蚀夜蛾:可用90%敌百虫1200倍液灌根防治。
-
溪荪
形态特征溪荪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斜伸,残留老叶叶鞘纤维;具多数灰白色须根。叶宽线形,长20-70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鞘状,先端渐尖,无明显中脉。花茎高40-50厘米,实心,具1-2枚茎生叶;苞片3,披针形,长约7厘米,绿色,膜质,先端渐尖;花
-
香雪兰
形态特征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球茎狭卵形或卵圆形,外包有薄膜质的包被,包被上有网纹及暗红色的斑点。叶剑形或条形,略弯曲,长15~40厘米,宽0.5~1.4厘米,黄绿色,中脉明显。花茎直立,上部有2~3个弯曲的分枝,下部有数枚叶;花无梗;每朵花基部有2枚膜质苞片,苞
-
三色魔杖
形态特征球根花卉。鳞茎近球状。叶基生,二列排列,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30厘米。花冠6裂,漏斗形,裂片具三种颜色,上部为深紫色、黄色、红色、玫红色、白色等,喉部多为黄色及黑色,中部颜色加深,深紫色、褐紫色等,雄蕊3,花柱3裂。生长环境喜温暖、光线
-
鸢尾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互生,2列,剑形,长30~45cm,宽约2cm。花青紫色,1~3朵排列成总状花序,花柄基部有佛焰花苞,长4~5cm;花被片6,2轮,外轮3片圆形,上面有鸡冠状突起,白色或蓝色,内轮3片较小,拱形直立;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蒴果长椭圆形,
-
巴西鸢尾
形态特征巴西鸢尾株高约40~50公分,叶从基部根茎处抽出,呈扇形排列。叶宽约2公分,革质,深绿色;花期约春至夏,花茎扁平似叶状,但中肋较明显突出,花从花茎顶端鞘状苞片内开出,花有6瓣,3瓣外翻的白色苞片,基部有红褐色斑块,另3瓣直立内卷,为蓝紫色并有白色线条。花
-
鸢尾
形态特征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状茎粗壮,二歧分枝,直径约1cm,斜伸;须根较细而短。叶基生,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宽剑形,长15~50cm,宽1.5~3.5cm,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花茎光滑,高20~40cm,顶部常有1~2个
-
白蝴蝶花
形态特征本变型的叶片及苞片均为黄绿色;花白色,直径约5.5厘米;外花被裂片的中肋上有淡黄色斑纹及淡黄褐色的条状斑纹;花柱分枝的中肋上略带淡蓝色。附:蝴蝶花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可分为较粗的直立根状茎和纤细的横走根状茎,直立的根状茎扁圆形,具多数较短的节
-
射干
形态特征叶互生,嵌迭状排列,剑形,长20~60厘米,宽2~4厘米,基部鞘状抱茎,顶端渐尖,无中脉。花序顶生,叉状分枝,每分枝的顶端聚生有数朵花;花梗细,长约1.5厘米;花梗及花序的分枝处均包有膜质的苞片,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花橙红色,散生紫褐色的斑点,直径4~5
-
狒狒花
形态特征球根花卉。地下具球茎,较小苍兰的球茎为扁。外被纤维质薄膜。株高15~30cm。茎有分枝,叶剑形有毛,较小苍兰的叶宽。穗状花序,着生茎顶,花紫色、或为粉色、淡黄色、黄色等。漏斗状,向上开放,花被片6,长椭圆状披针形,端钝,长1.8~2.5cm。雄蕊3,长约为花被片之半。
-
野鸢尾
形态特征野鸢尾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棕褐色或黑褐色;须根发达,粗而长,黄白色,分枝少。叶基生或在花茎基部互生,两面灰绿色,剑形,长15-35厘米,宽1.5-3厘米,顶端多弯曲呈镰刀形,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无明显的中脉。花茎实心,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