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马菜
又名:尖叶丝石竹、石栏菜、尖叶霞草。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粗壮,黄褐色。
- 拉丁名
 - Kochia scoparia (linn.) Schrad
 - 别名
 - 尖叶丝石竹、石栏菜、尖叶霞草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石竹亚纲
 - 目
 - 石竹目
 - 科
 - 藜科
 - 种
 - 扫帚菜
 - 亚科
 - 紫菀亚科
 - 族
 - 向日葵族
 - 属
 - 地肤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山马菜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高30~50厘米,根粗壮,黄褐色。
茎叶
茎多分枝,光滑无毛。单叶对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1~3毫米,先端钝尖,基部稍狭,全缘;无柄。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
花
花小,白色或粉红色;萼钟状,5裂,裂片边缘膜质;花瓣5,长圆形,长于萼;雄蕊10;花柱2(3),子房1室,胚珠多数。蒴果卵圆形,花期夏、秋间。
分布范围
生长于山地及平原。分布江苏、陕西及华北各地。
主要价值
山马菜茎叶鲜美,民间有食用习惯。
- 
        
        
杭子梢
形态特征灌木,高1-2(3)米。小枝贴生或近贴生短或长柔毛,嫩枝毛密,少有具绒毛,老枝常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狭三角形、披针形或披针状钻形,长(2)3-6毫米;叶柄长(1)1.5-3.5厘米,稍密生短柔毛或长柔毛,少为毛少或无毛,枝上部(或中部)叶柄常较短,有时长不及1
 - 
        
        
两广梭罗
两广梭罗基本信息学名ReevesiathyrsoideaLind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梧桐科
 - 
        
        
窄叶雀梅藤
窄叶雀梅藤基本信息学名SageretiabrandrethianaSageretiabrandrethian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 
        
        
乌材
乌材基本信息学名DiospyroserianthaChamp.exBenth.别名乌材仔、乌杆仔(台湾省),小叶乌椿、乌蛇、乌木、乌眉(广东海南),米来、米汉(广西)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
 - 
        
        
云南山梅花
入药部位根皮。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活血,止痛,截疟。主治用于跌打损伤,腰肋疼痛,疟疾。用法用量内服:
 - 
        
        
察隅野豌豆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有棱,微被柔毛。偶数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末端具分支卷须;托叶半三角形,长0.2-0.4厘米,宽0.6-1厘米,有3-4裂齿;小叶7-11对,倒卵形或长圆形,膜质,长1.6-2.5厘米,宽0.5-0.7厘米,先端钝圆或截平,有短尖头
 - 
        
        
大通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farrerianaBalf.f.别名甘肃厚叶报春(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法瑞报春(拉汉种子植物名称)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
 - 
        
        
线瓣石豆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景洪)。生于海拔约1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泰国。模式标本采自不丹。形态特征:根状茎匍匐,粗约4毫米。假鳞茎在根状茎上彼此相距4—8厘米,长圆柱形或卵球形,长2—2.5厘米,中部粗1—1.2厘米,顶
 - 
        
        
广州相思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1-2米。枝细直,平滑,被白色柔毛,老时脱落。羽状复叶互生;小叶6-11对,膜质,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1.5厘米,宽0.3-0.5厘米,先端截形或稍凹缺,具细尖,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糙伏毛,叶腋两面均隆起;小叶柄短。总
 - 
        
        
异颖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秆高15-25厘米,径0.8-1毫米,细弱,平滑无毛,具3-4节,基部节常膝曲,顶节较长。叶鞘常短于节间,平滑无毛,顶生叶鞘长于它的叶片;叶舌膜质,顶端平截或钝圆,长0.5-1毫米;叶片条形,扁平或内卷,无毛,长2.5-8.5厘米,宽0.8-1.5毫米。圆锥花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