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多年生植物 > 火炬花

火炬花

编辑:公西碌淋发布时间:2021-01-28 17:17:19

火炬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与火炬花相似植物

产地分布

原产于南非海拔1800~3000米高山及沿海岸浸润线的岩石泥炭层上,各地庭园广泛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露地能越冬。

形态特征

株高80~120厘米,茎直立。总状花序着生数百朵筒状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红色,花期6~7月。叶线形。蒴果黄褐色,果期9月。

生长习惯

火炬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环境,也耐半阴。要求土层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植前应施适量基肥和磷、钾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后,应浇透水2~3次,及时中耕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约2周后恢复生长。

繁殖培育

火炬花可采取播种和分株繁殖。播种繁殖时间宜在春、秋季,以早春播种效果最好。可先播于苗箱内,以便于管理,覆土深为0.5厘米,发芽最适温度为25℃左右,一般播后2~3周便可出芽。待幼苗长至5~10厘米,即可定植,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分株繁殖可用4~5年生的株丛,春秋两季皆可分株,一般在花后进行,以9月上旬为最适期。分株时从根茎处切开,每株需有2~3个芽,并附着一些须根,分别栽种,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播种法播种发芽适温18~24℃,21~28天出苗。播种法繁殖,发芽适温约25℃,14~20天出苗。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通常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和秋季(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也可随采随播。1月温室播种育苗,4月露地定植,当年秋季可开花。春、秋季将蘖芽带根分切栽植,可独立成株。栽培地应施用适量腐熟有机肥,株行距30cm×40cm。自然温度播种的,第二年就能开花。播前先将地整理,施足底肥再深翻,然后耙平,开沟深度2-3厘米,进行条播,覆土,浇足水分,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湿度,10-15天即可出芽。也可用育苗盆育苗,用疏松的栽培基质(如蛭石)播种,覆盖2厘米的基质,浇水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放于背风向阳处,10余天后可发芽。当苗长至3-4片真叶时可进行一次间苗或移栽,通常播种苗第一年较小,不开花,第二年开春生长量明显增大,并产生花茎,开花3-5支。多年生的火炬花一株可产花10-17支。分株繁殖火炬花生长三年,一株丛可产生十几个蘖芽,造成生长拥挤通风不良,需要及时分株。分株多在秋季进行,时间可选择在秋季花期过后,先挖起整个母株,由根颈处每2-3个萌蘖芽切下分为一株进行栽植,并至少带有2~3条根。株行距30-40厘米,定植后浇水即可。地栽后必须加强水肥管理,第二年即可抽出2~3个花葶。翌年正常开花生长。分株繁殖方法简便,容易成活,不影响开花但繁殖量小。地栽1月温室播种育苗,4月露地定植,夏季7~8月开花。栽植前应施适量基肥和磷、钾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后,用水浇透2~3次,及时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加强栽培管理,播种苗或分株苗第二年即可开花。当花葶出现时,需施2~3次0.1%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每次间隔7~10天,或用1%~2%过磷酸钙追肥1次,以增强花葶的坚挺度,防止弯曲。花期前要增加灌水,花谢后停止浇水。花期如遭金龟子咬食花朵,可用0.2%氧化乐果喷洒。火炬花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应适当覆草保暖,以利安全越冬。定植苗高10cm左右定植应进行2--3次磷酸二氢钾的根外追肥,每次间隔为7~10天,浓度为0.1%,每隔2~3年须重新分栽一次,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促成栽培。在切花生产上要尽可能延长花期,可利用分期播种、分期移栽定植控制。火炬花的自然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如果将前一年播种苗于第二年4-6月份移栽定植,则可在9-10月开花。培养方法和管理火炬花多行露地栽培,也可盆栽。定植地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处、腐殖质丰富的黏质壤土。定植前多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并增加磷、钾肥然后深翻土壤。苗高10cm左右定植,株行距30cm×40cm,栽后浇透水2次,然后中耕、松土、蹲苗,促发新根。夏季要充分供水与追肥,则生长迅速,在25~28℃又有充足阳光的条件下,约5个月可抽穗开花。花茎出现时,应进行2--3次磷酸二氢钾的根外追肥.每次间隔为7~10天,浓度为0.1%;或用1%~2%浓度的过磷酸钙,作土壤追肥一次,可以增加花茎的坚挺度,防止弯曲。秋季进行分株、分栽前要多施基肥,补充植株体内的营养不足。火炬花越冬能力和其体内的营养物质积累密切相关,花后应尽早剪除残花枝不使其结实,以免消耗养分。冬春干旱地区,在上冻前要灌透水,并用干草或落叶覆盖植株,防止干、冻死亡。早春去除防寒覆盖物要晚,注意倒春寒的袭击,防止植株受损伤。火炬花属浅根性花卉,根系略肉质,根毛少,栽植时间过久根系密集丛生,根毛数量减少,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每隔2~3年须重新分栽一次.以促进新根的生长。移苗时浇2次透水,中耕松土蹲苗,促发新根,在25-28地栽,要施足基肥。栽后及时浇水,春、夏季生长旺盛期,每月施肥1次。开花前要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花后可减少浇水,初霜后老叶尖端变红或枯萎,但仍保持常绿。冬季用干草或肥土覆盖地面以防冻害。1月温室播种育苗,4月露地定植,夏季7~8月开花。栽植前应施适量底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后,用水浇透2~3次,及时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当花葶出现时,需施2~3次0.1%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间隔时间为7~10天,或用1%~2%的过磷酸钙追肥一次,以增强花葶的坚挺度。花期前要增加灌水,花谢后要停止浇水。火炬花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应当覆草保暖,以利安全越冬。栽植前应施适量基肥和磷、钾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后,应浇透水2-3次,及时中耕除草并保持土壤湿润,约2周后恢复生长。当花葶出现时,需施2-3次0.1%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每次间隔时间7-10天,或用1%-2%过磷酸钙追肥1次,以增强花葶的坚挺度,防止弯曲。花期前要增加灌水,花谢后停止浇水。盆栽管理光照不足长春花性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如盆栽植株长期放置于荫蔽处,就会因光照不足而引起叶片发黄。盆土通气性差长春花要求基质疏松,通气性较好,如种植在粘性偏碱土质,因土壤板结,造成根系发育不良,而影响地上部分生长,使叶片发黄。缺肥与积水或过湿盆栽长春花在生长期,如施肥不足和浇水过多或排水不良,都会造成叶色发黄。针对以上原因,及时加强养护,就可避免叶片发黄。病害防治主要有锈病危害叶片和花茎。发病初期用石灰硫磺合剂或用25%萎锈灵乳油400倍液喷洒防治。花期如遭遇金龟子咬食花朵,可用0.21%氧化乐果喷洒。火炬花耐寒性较强,露地栽培应适当覆草保暖,以利安全越冬。

园林用途

优良庭园花卉,可丛植于草坪之中或植于假山石旁,用作配景,花枝可供切花。挺拔的花茎高高擎起火炬般的花序,壮丽可观。也适合布置多年生混合花境和在建筑物前配置。

病虫害防治

暂无

相关植物
  • 劲直菝葜

    形态特征:和上种极相似。但小枝扁圆形或近三棱状扁圆形,具2-3稜,稜上常有很狭的翅状边缘;一般枝条上生有直刺,刺长5-7毫米;叶革质,心形、宽卵形至卵形,长1.52.5厘米,宽1.2-2.8厘米,基部心形或近截形,主脉通常5条,较少3条,在上面通常稍凹陷;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

  • 多斑豹子花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四川和西藏(东南部)。形态特征鳞茎卵形,白色,高约2.5厘米,直径2-2.8厘米。茎高35-100厘米,有乳头突起[1],少有光滑。叶轮生,每轮5-8枚,窄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5-11厘米,宽0.8-2(3.5

  • 南玉带

    产地分布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锡林浩特)、河北(东部)、山东(北部至东部)和河南(西部)。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形态特征直立草本,高40-80厘米。根粗2-3毫米。茎平滑或稍具条纹,坚挺,上部不俯垂;分枝具条纹,稍坚挺,有时

  • 剑川韭

    形态特征:植株高大。鳞茎单生,圆柱状,具较粗的根;鳞茎外皮黄褐色,破裂为直立的纤维,内皮膜质,不裂或顶端稍裂。叶宽条形,比花葶短,宽13-28毫米,具明显的中脉。花葶圆柱状,高约80厘米,中部粗约4毫米,约1/3被叶鞘;总苞早落;伞形花序近球状,多花,松散;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

  • 三色朱蕉

    产地分布东南亚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形态特征常绿灌木,单茎,茎干呈棒状,由于与龙血树相似。容易混淆,又称三色龙血树。叶排列成疏松的莲坐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部叶逐渐枯萎和脱落,留下一根及时裸露的茎。叶狭长呈拱形,没有叶柄。叶片初为绿色,渐产生各种

  • 垂花百合

    形态特征垂花百合的鳞茎矩圆形或卵圆形,高4厘米,直径约4厘米;鳞片披针形或卵形,白色。茎高约65厘米,无毛。叶细条形,长8-12厘米,宽2-4毫米,先端渐尖,边缘稍反卷并有乳头状突起,中脉明显。总状花序有花1-6朵;苞片叶状,条形,长约2厘米,顶端不加厚;花梗长

  • 多花萱草

    形态特征该种花暗金黄色,白天开晚上谢,花序常两次分枝,花最多可达75-100朵。它很近北黄花菜(H.lilio-asphodelusL.emend.Hyland.)、西南萱草(H.forrestiiDiels)和折叶萱草(H.plicataStapf)。该种区别于北黄花菜在于

  • 紫花鄂北贝母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凝脂菊

    形态特征植株矮小,单生或丛生,叶片大多数呈莲座状排列,少有两列叠生或螺旋形排列成圆筒状。总状花序,小花白绿色。凝脂菊属软叶系:叶质较软,叶片短而肥,通常顶端较肥厚或呈截形,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窗”,并有明显的脉纹。光线可透过“窗”,进入植株体内进行光合作用[1]。

  • 蒜苗

    植物简介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生长在农田里,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蒜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消积食的作用。此外,吃蒜苗还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