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鞘独蒜兰
学名:Pleionepraecox(J.E.Smith)D.Do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
- 拉丁名
- Liparis resupinata Rid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宽距兰
- 亚科
- 兰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羊耳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疣鞘独蒜兰相似植物
学名:Pleionepraecox(J.E.Smith)D.Don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树兰族Trib.Epidendreae
贝母兰亚族Subtrib.Coelogyninae
独蒜兰属Pleione
独蒜兰组Sect.Pleione
形态特征:
附生草本。假鳞茎通常陀螺状,顶端骤然收狭成明显的喙,长1.5-4厘米,直径1-2.3厘米,绿色与紫褐色相间成斑,外面的鞘具疣状突起,顶端具2枚叶或极罕为1叶。叶在花期已接近枯萎但不脱落,椭圆状倒披针形至椭圆形,纸质,长9-20厘米,宽1.7-6.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2-6.5厘米。花葶从具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5-10厘米,基部有3枚具疣状突起的膜质筒状鞘,顶端具1花或罕有2花;花苞片长圆状倒披针形,长2.5-3厘米,宽1.5-2厘米,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急尖;花大,淡紫红色,稀白色,唇瓣上的褶片黄色;中萼片近长圆状披针形,长5.5-6厘米,宽7-8毫米,先端急尖;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稍斜歪,基部稍宽于中萼片,先端急尖;花瓣线状披针形,多少镰刀状,长5-7厘米,宽4-6毫米,先端急尖;唇瓣倒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4-5厘米,宽约3厘米,略3裂;侧裂片不明显;中裂片先端微缺,边缘具啮蚀状齿;唇盘至中裂片基部具3-5条褶片;褶片分裂成流苏状或乳突状齿,齿高达1-1.5毫米;蕊柱长3.5-4.5厘米,多少弧曲,顶端有不规则齿缺。花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临沧、澜沧、勐海、屏边)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林中树干上或苔藓覆盖的岩石或岩壁上,海拔1200-2500(-3400)米。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植物图片:
-
白银寿
形态特征白银寿,植株低矮,叶呈莲座状紧凑排列,叶顶端呈夹杂红色纹路的浓白色,是此品种的典型特征,故名“白银”。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南非等地。主要价值它是瓦苇属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种,同时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杂交亲本。
-
美丽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西藏南部(亚东春丕谷与帕里西南)以西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云南薹草
云南薹草基本信息中文学名:云南薹草拉丁学名:CarexyunnanensisFranch.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莎草目科:莎草科属:薹草属形态特征云南薹草根状茎短,无地下
-
白云百蕊草
学名:ThesiumpsilotoidesHan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檀香目Santalales檀香亚目Santalineae
-
扇唇羊耳蒜
学名:LiparisstricklandianaRchb.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am.Orch
-
四川虾脊兰
种名:四川虾脊兰学名:CalanthewhiteanaKingetPantl.别名:科:兰科属:虾脊兰(根节兰)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峨眉山)。生于海拔1000--1800米的山间林下或路旁。国外分布:锡金和缅甸北部
-
美丽棱子芹
美丽棱子芹种名:美丽棱子芹学名:PleurospermumamabileCraibexW.W.Smith别名:科:伞形科属:棱子芹属产地分布:产西藏东部和云南西北部。生长于海拔3600—5100米的山坡草地或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西藏亚东地
-
光穗筒轴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利粗壮,高达1米许,直径3-5毫米。叶鞘平滑或具乳头状突起;叶舌膜质,顶端具纤毛;叶片地软薄,长可达40厘米,宽可达16毫米,无毛。总状花序圆柱形或稍扁,光滑无毛,长约20厘米;总状花序轴节间长约10毫米,易逐节断落。无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等长或稍短于总状花
-
独叶草
独叶草,多年生小草本,高3-10cm。基生叶1,叉指状分裂,叶脉开放二歧式。花单生,萼片花瓣状,花瓣缺。瘦果狭倒披针形。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分布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生于海拔2750-3900m处的林下,对研究被子植物的进化和该科的系统发育有科学意义,国家一级保护稀有种。基本
-
多形叉蕨
产地分布产台湾(台中、台北、南投、嘉义、高雄、平东)、广西(凌乐)、贵州(册亨)、云南(思茅、普洱、河口、新平、砚山、泸水、广南、佛海、西双版纳)。印度、锡金、尼泊尔、柬埔寨、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也产之。形态特征植株高60-90厘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