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石仙桃
学名:PholidotacantonensisRolf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
- 拉丁名
- Liparis resupinata Rid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宽距兰
- 亚科
- 兰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羊耳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细叶石仙桃相似植物
学名:PholidotacantonensisRolf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树兰族Trib.Epidendreae
贝母兰亚族Subtrib.Coelogyninae
石仙桃属Pholidota
脱苞组Sect.Repentes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分枝,直径2.5-3.5毫米,密被鳞片状鞘,通常相距1-3厘米生假鳞茎,节上疏生根;假鳞茎狭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2厘米,宽5-8毫米,基部略收狭成幼嫩时为箨状鳞片所包,顶端生2叶。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纸质,长2-8厘米,宽5-7毫米,先端短渐尖或近急尖,边缘常多少外卷,基部收狭成柄;叶柄长2-7毫米。花葶生于幼嫩假鳞茎顶端,发出时其基部连同幼叶均为鞘所包,长3-5厘米;总状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花序轴不曲折;花苞片卵状长圆形,早落;花梗和子房长2-3毫米;花小,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约4毫米;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宽约2毫米,多少呈舟状,先端钝,背面略具龙骨状突起;侧萼片卵形,斜歪,略宽于中萼片;花瓣宽卵状菱形或宽卵形,长、宽各2.8-3.2毫米;唇瓣宽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4-5毫米,整个凹陷而成舟状,先端近截形或钝,唇盘上无附属物;蕊柱粗短,长约2毫米,顶端两侧有翅;蕊喙小。蒴果倒卵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果梗长2-3毫米。花期4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和广西。生于林中或荫蔽处的岩石上,海拔200-85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广州。
植物图片:
-
赶黄草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甘,温。归经归肝、肾经。功效利水除湿,祛瘀止痛。主治用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肿痛。相关配伍1、治
-
长萼石莲
基本信息长萼石莲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蔷薇目Rosales虎耳草亚目Saxifragineae景天科Crassula
-
玉山双蝴蝶
玉山双蝴蝶基本信息学名Tripterospermumlanceolatum(Hayata)HaraexSata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
-
匙叶草
匙叶草基本信息学名Latoucheafokiensis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
-
平头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芽鳞细长,线状,长达1厘米。嫩枝、嫩叶叶柄及叶背中脉两侧均被稀疏棕色、早脱落的长柔毛,当年生枝及叶柄干后暗褐或褐黑色,二年生枝有凸起的皮孔。叶革质,长椭圆形,长15-25厘米,宽6-8厘米,顶部长或短尖,基部楔形,沿叶柄下延,全缘,中脉平坦
-
德保豆蔻
形态特征花序自根茎和茎的邻接处斜出,1-2个,总花梗长1.5-7.5厘米,生于地下;苞片披针形,长3.3-3.9厘米,宽0.8-1.2厘米,红色;小苞片管状,长约2厘米,顶端淡黄色,其余红色;花约30朵,长6-6.5厘米;花萼红色,长2.7-3厘米,一侧浅裂,顶端带黄色,2-
-
长距紫堇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细尾楼梯草
学名:Elatostematenuicaudatum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
-
棉花竹
产地分布产云南东北一带。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可作庭园观赏竹。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尾萼无叶兰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思茅、景洪、勐腊)。生于海拔1200米的林下。形态特征:植株高可达1米许。茎直立,粗壮,无绿叶,下部具多枚抱茎的膜质鞘,上部具数枚鳞片状不育苞片;鞘长可达4厘米。总状花序顶生,长可达50厘米,疏生多数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