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脉石仙桃
学名:Pholidotabracteata(D.Don)Seiden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
- 拉丁名
- Liparis resupinata Rid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百合亚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种
- 宽距兰
- 亚科
- 兰亚科.
- 族
- 树兰族.
- 属
- 羊耳蒜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粗脉石仙桃相似植物
学名:Pholidotabracteata(D.Don)Seidenf.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树兰族Trib.Epidendreae
贝母兰亚族Subtrib.Coelogyninae
石仙桃属Pholidota
单叶组Sect.Pholidota
形态特征:
根状茎较粗短,直径5-6毫米,密被鳞片状鞘,生许多根;假鳞茎密接,近狭长圆形,略有4钝棱,长1.8-6厘米,宽6-11毫米,顶端生1叶。叶狭椭圆状倒披针形至狭长圆状倒披针形,纸质,长10-23厘米,宽2.3-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而具短尖头,基部收狭;叶柄长1-4厘米。花葶生于幼嫩假鳞茎顶端,开花时幼叶已基本长成或尚未完全长成,长10-25厘米;总状花序下垂,密生数十朵花;花苞片宽卵形,凹陷,对折,长3-5毫米,具多数稍疏离的脉;花梗和子房长3-4毫米;花白色,略带淡红色;中萼片宽椭圆形,长4-5毫米,宽2.5-3毫米,凹陷,先端急尖,背面中脉略凸起;侧萼片宽卵状长圆形,斜歪,长5-6毫米,宽3-3.5毫米,背面有龙骨状突起,两枚侧萼片基部有不同程度的合生;花瓣卵状椭圆形,长约4毫米,宽2-2.5毫米;唇瓣长4-6毫米,凹陷成浅囊状,3裂;侧裂片卵形,长1.5-2毫米;中裂片横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有凹缺;浅囊近基部有2-3条粗厚的脉;蕊柱长约3毫米,两侧具翅,自中部以上翅较宽,使正面观近圆形。蒴果近倒卵形,长约1厘米,宽约6毫米;果梗长2-3毫米。花期6-7月,果期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南部至南部(腾冲、景东、临沧、镇康、景洪、勐海、勐腊)。生于林中树干上,海拔1300-2700米。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越南、老挝、泰国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植物图片:
-
紫花大翼豆
形态特征多年生蔓生草本。根茎深入土层;茎被短柔毛或茸毛,逐节生根。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卵形,长4-5毫米,被长柔毛,脉显露;小叶卵形至菱形,长1.5-7厘米,宽1.3-5厘米,有时具裂片,侧生小叶偏斜,外侧具裂片,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上面被短柔毛,下面被银色茸毛;叶柄长
-
短总序荛花
形态特征短总序荛花,当年生小枝密被灰白色绒毛,越年生小枝灰褐色或暗褐色,后渐变为无毛;芽近圆形,被白色绒毛。叶互生,坚纸质,披针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两面均被灰白色紧贴丝状绒毛,后渐变为少毛或近无毛
-
尖叶蛇根草
尖叶蛇根草基本信息学名Ophiorrhizahispida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
-
海南蝙蝠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达100厘米,上部与花序总轴密被灰黄色钩状柔毛和疏被白色柔毛。叶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刺毛状,长6-7毫米,具条纹,有睫毛;叶柄长1.5-2厘米,密被灰黄色钩状柔毛和疏被柔毛;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近倒三角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截
-
直刺变豆菜
产地分布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长在海拔260—3200米的山涧林下、路旁、沟谷及溪边等处。模式标本采自江西九江。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
-
狭叶谷精草
产地分布:产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于山沟、池塘边。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儋县沙煲山。形态特征:草本。叶线形,丛生,长2.5-8厘米,宽0.8-1.5(-2.5)毫米,半透明,具横格,脉约7条。花葶数十个,高10-30厘米,直径0.3-0
-
细茎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平卧,长30-40厘米,具条棱,散生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3-17片小叶,长3-6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托叶离生,披针形或三角形,长约3毫米,下面被白色短伏贴柔毛;小叶卵形或长圆形,长4-10毫米,宽2-4
-
垂枝榆
垂枝榆(Ulmuspumilacv.Pendula)是落叶小乔木。1974年新疆林业厅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在甘肃省境内采集种条引种到新疆,次年嫁接繁殖试验成功。是从我国广为栽培的白榆中选出的栽培品种。在东北、西北、华北均有分布。垂枝榆产地分布1974年新疆林业厅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在
-
茴香砂仁
形态特征茎丛生,株高约1.8米。叶片披针形,长约46厘米,宽约7厘米,两面均无毛;叶柄长5毫米;叶舌卵形,长约1厘米,不2裂。总花梗由根茎生出,大部埋入土中,长约5厘米,上被鳞片;花序头状,贴近地面,开花时好象“一朵”菊花;总苞片卵形,长2.5-3厘米,宽2-3厘米,红色,小
-
金叶榆
中华金叶榆,榆科榆属,系白榆变种。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叶脉清晰,质感好;叶卵圆形,平均长3-5cm,宽2-3cm,比普通白榆叶片稍短;叶缘具锯齿,叶尖渐尖,互生于枝条上。金叶榆的枝条萌生力很强,一般当枝条上长出大约十几个叶片时,腋芽便萌发长出新枝,因此金叶榆的枝条比普通白榆更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