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磨芋
叶柄密生疣状凸起,叶片3裂;裂片长30-40厘米,宽20-30厘米,二次羽状分裂,二次裂片下部的常全缘,长圆披针形,渐尖,长12厘米,宽3-4厘米,或与上部的一样,羽状4-5裂,三次裂片或最后裂片长1-1.5厘米,急渐尖,除顶生裂片外,均一侧沿中肋楔形下延,最下部的连尖头长5-6厘米,宽2-2.5厘米,上部的长8-10厘米,宽3.5-4厘米。鳞叶2-3,榄绿色,具淡紫色的斑块,斑块大,卵形或长圆形,长2-15毫米
- 拉丁名
- Amorphophallus micro-appendiculatus Eng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天南星目
- 科
- 天南星科
- 族
- 磨芋族.
- 属
- 磨芋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灰斑磨芋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叶柄密生疣状凸起,叶片3裂;裂片长30-40厘米,宽20-30厘米,二次羽状分裂,二次裂片下部的常全缘,长圆披针形,渐尖,长12厘米,宽3-4厘米,或与上部的一样,羽状4-5裂,三次裂片或最后裂片长1-1.5厘米,急渐尖,除顶生裂片外,均一侧沿中肋楔形下延,最下部的连尖头长5-6厘米,宽2-2.5厘米,上部的长8-10厘米,宽3.5-4厘米。鳞叶2-3,榄绿色,具淡紫色的斑块,斑块大,卵形或长圆形,长2-15毫米,并夹以多数长1-2毫米的深绿色小斑块,下面1-2枚鳞叶小,长5-9厘米,锐尖,上面的长20厘米,钝,先端具宽耳。花序柄长2.5厘米,粗1.5厘米,榄绿色,饰以苍白色的圆形斑块。佛焰苞席卷成斜钟形,中部稍狭缩,直径4厘米,长17厘米,边缘波状,外面在狭缩部分以上灰绿色,具直径2-3毫米的淡灰色斑块,边缘3-4厘米为污青紫色;内面下部1/3暗紫色并有粗大的疣凸,中部苍绿色,上部污青紫色,边缘榄绿色。肉穗花序无梗,长7厘米,雌花序长3厘米,粗2.5厘米;雄花序长2.5厘米,粗2.2厘米;附属器圆锥状,长1.5厘米,基部粗1.2厘米,苍白色。雄花近无柄,长2.5毫米,药室长圆形,顶孔开裂。雌花:子房近球形,白色,直径2毫米,花柱长约8毫米,深紫色;柱头头状,2-3裂,裂肢下部深紫色,余为白色。子房2-3室,每室胚珠1枚,珠柄短。
产地分布:
我国特有。模式标本采自广东。标本未见。
本种提示:
本种显著特点是附属器很小,长仅1.5厘米,基部粗1.2厘米。
-
白肋万年青
形态特征:茎高50厘米,粗1.5-2厘米,节间长2.5-3厘米。幼株叶柄苍绿色,具淡紫色斑块,长为叶片的1/3-1/4,至中部以上具鞘;叶片表面中肋白色,余为亮如丝绢的绿色;成熟植株叶柄长约为叶片的1/2,下半部具鞘;叶片宽椭圆形,短渐尖,长25-35厘米,宽10-19厘米;花枝
-
刺芋
形态特征:多年生有刺常绿草本,高可达1米。茎灰白色,圆柱形,粗可达4厘米,横走,多少具皮刺;节间长2-5厘米,生圆柱形肉质根,须根纤维状,多分枝;节环状,多少膨大。叶柄长于叶片,长20-50厘米;叶片形状多变:幼株上的戟形,长6-10厘米,宽9-10厘米,至成年植株过渡为鸟足一羽
-
甜芝白掌
形态特征叶墨绿色,叶片光泽度稍差;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基急尖;叶缘波状,波长较短;叶脉侧脉羽状侧出,明、隐脉交替,明脉下陷较浅。植株长势快,分芽能力强。甜芝白掌小盆栽花叶兼美,轻盈多姿(图4)。容易催花,其花多但较细小。该品种目前颇为流行。生长习性同维克白掌,种植后约12周
-
广西落檐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黑色,叶柄长30-40厘米,下部约1/3鞘状。叶片纸质,表面深绿、背面淡绿色、密布小窝点,长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深心形,长15-20厘米,宽8-10厘米,后裂片半卵形,长3-4厘米,相交成直角或锐角,侧脉10对,下部2-3对基出。花序柄长
-
海南藤芋
形态特征:藤本植物,攀援高约10米。茎粗壮,上部粗达2.5厘米。叶二列,密,叶柄覆瓦状排列有如鸢尾,长26-32厘米,上部粗约1厘米,基部扩大,展开宽可达4厘米,对折抱茎,具鞘几达顶部。叶片革质,全缘,长圆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46厘米,宽12-24厘米,锐尖或短渐尖,基部
-
小天使
形态特征羽裂蔓绿绒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茎直立。叶片大,羽状全裂,叶柄长,深绿色。生长环境小天使蔓绿绒原产巴西,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适应性强,不耐低温,怕干燥,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主要价值
-
掌叶花烛
形态特征:茎上升,长1米以上,粗5厘米。叶柄圆柱形,长几达1米,具浅槽,关节长。叶片轮廓圆形,直径40-50厘米,亮绿色,具光泽,7-13深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渐尖,最外侧的镰状,各裂片基部联合1/5-1/4,中肋在背面隆起,侧脉纤细,斜伸,集合脉与边缘稍远离。花序柄长4
-
黛粉叶
产地分布原产巴西和南美、中美的热带地区。形态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45厘米,丛生。叶呈圆状披针形,常17~19厘米,宽8~9厘米,边缘绿色,中央几乎全为乳白色。叶顶尖锐。生长习惯耐阴性与耐阳性均佳,喜阳喜湿
-
东北天南星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等省。形态特征块茎球形。叶具长柄,小叶5枚,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肉穗花序生于鞘间。佛焰苞大,苞片淡绿色,下部筒状,带紫色。果穗粗大,果实密集排列,熟时鲜红色。花期6-7月,果熟期8月。
-
一把伞南星
别名天南星(本草拾遗、各地)虎掌南星(本草纲目)麻蛇饭(云南嵩明)刀口药、闹狗药(云南通海)半夏(云南丽江)法夏(云南昆明)麻芋杆、一把伞(云南曲靖)山包谷、蛇子麦、蛇芋(云南)“都士不礼”(彝族语)蛇包谷(贵州、四川)白南星(湖北利川、四川兴文、叙永)麻芋子(四川小金)狗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