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脉复叶耳蕨
灰脉复叶耳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灰脉复叶耳蕨相似植物
灰脉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leuconeuraChing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65厘米。叶柄长25-30厘米,粗3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棕色、卵状披针形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卵形,长40厘米,宽26厘米,顶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状羽片,与其下侧生羽片同形,基部楔形,二回或三回羽状;侧生羽片3对,下部2对对生,第三对互生,有柄,斜展,密接,基部一对特别大,卵状长圆形,长21厘米,下部宽12厘米,急尖头,基部斜楔形,二回羽状;小羽片6-7对,互生,有短柄,基部下侧一片较同侧第二片略大,长圆披针形,长8厘米,宽约2.3厘米,短尖头,基部对称,楔形,两侧边缘浅裂;裂片6对,长圆形,上部边缘具有短芒刺的尖锯齿;第二对羽片与基部的同形几同大,上下两侧的小羽片同形同大。叶干后纸质,褐绿色,光滑,叶轴和羽轴下面偶有1、2褐色、披针形小鳞片。孢子囊群生裂片基部,每裂片1-2枚(基部裂片2-3枚),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1行或不整齐2行;囊群盖棕色、纸质、脱落。
产地分布
产于重庆和云南(绥江)。生竹林下水边,海拔650-1400米。
-
狐尾椰
形态特征植株高大通直,茎干单生,茎部光滑,有叶痕,略似酒瓶状,高可达12~15米。叶色亮绿,簇生茎顶,羽状全裂,长2~3米;小叶披针形,轮生于叶轴上,形似狐尾而得名。穗状花序,分枝较多,雌雄同株。果卵形,长6~8厘米,熟时橘红色至橙红色。易与圣诞椰子属植物杂交,目前已育成许多
-
短筒苣苔
基本信息学名Boeicafulva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苦苣苔科Gesneriaceae
-
花格贝母
形态特征花格贝母的花朵呈红褐色、紫色及灰色,有时会是白色的。花期3-5月,高15-40厘米。鳞茎圆形,直径约2厘米,内含有毒的生物碱。叶对生或上部互生,先端不卷曲。花单生,具1-3枚叶状苞片;花紫红色,有明显的浅色小方格;柱头裂片较长,约占花柱全长的1/3。蒴果
-
普香蒲
种名:普香蒲学名:TyphaprzewalskiiSkv.别名:科:香蒲科属:香蒲属普香蒲产地分布:黑龙江、吉林等省,辽宁较稀少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圆柱状,白色或灰红色。地上茎基
-
须弥葛
形态特征灌木状缠线藤本。枝纤细,薄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叶大,偏斜;托叶基着,披针形,早落;小托叶小,刚毛状。顶生小叶倒卵形,长10-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三角形,全缘,上面绿色,变无毛,下面灰色,被疏毛。总状花序长达15厘米,常簇生或排成圆锥花序式;总花梗长,纤细;花梗纤
-
微籽龙胆
微籽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delavayi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i
-
金花茶
产地分布桂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非钙质土的山地常绿林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山梗菜
种名:山梗菜学名:LobeliasessilifoliaLamb.别名:半边莲、水苋菜、苦菜、节节花、大种半边莲、水折菜、天竹七、对节白、水杨、柳科:桔梗科属:半边莲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广西北部、浙江、台湾、
-
孖竹
形态特征竿高达14米,径粗8厘米;节间圆筒形,长14-32厘米,深绿色并间有黄色纵条纹,初时密被疣基刺毛,以后毛渐落,在表面留有疣基和小凹痕,尤以竿下部的节间为甚,空腔较大,竿壁厚9毫米;竿环平坦;箨环较隆起,其上有时还留有粗硬毛;节内在近竿基部数节者常有一圈贴生的灰白色细毛
-
奇台沙拐枣
学名:CalligonumklementziiA.Lo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