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复叶耳蕨
滇南复叶耳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滇南复叶耳蕨相似植物
学名Arachniodesaustro-yunnanensisChing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75厘米。叶柄长达35厘米,粗6-8毫米,深禾秆色,基部密被红棕色、披针形,顶部毛髯状鳞片,下部密被同样鳞片,上部疏被同样鳞片,叶长圆状卵形,长达42厘米,宽约30厘米,顶部略狭缩呈长三角状披针形,渐尖头,四回羽状;羽状羽片7-8对,基部一对对生或近对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密接,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达23厘米,基部宽约17厘米,渐尖头,三回羽状;一回小羽片约15对,互生,有柄,基部下侧一片特别大,披针形,长14厘米,宽3.2厘米,渐尖头,二回羽状;二回小羽片约18对,互生,中部以下的有短柄,基部上侧一(二)片较大,阔披针形,长达2.6厘米,羽状;末回小羽片(或裂片)4-5对,卵状长圆形,基部上侧一片略较大,长约1厘米,宽约4毫米,顶端具有芒刺的尖锯齿;第二、三对羽片与基部的几等长,阔披针形,二回羽状,基部上侧一片一回小羽片较大;第四、五对羽片渐缩小,披针形,羽状;第六(七)对羽片明显缩短,阔披针形,长7厘米,羽状,基部上侧一片小羽片略较大,羽裂,向上的各对羽片逐渐缩小。叶干后纸质,淡绿色,光滑,叶轴和各对羽轴下面偶有1、2棕色的披针形小鳞片。孢子囊群每末回小羽片或裂片2-4对,位于中脉与叶边中间;囊群盖红棕色,膜质,脱落。
产地分布
特产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生山地林下,海拔1000米。
-
长叶枹栎
学名:QuercusmonnulaY.C.HsuetH.W.J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科Fagacea
-
草甸龙胆
草甸龙胆基本信息学名GentianapraticolaFran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ent
-
河边千斤拔
形态特征植株小灌木,高约50厘米。枝小枝密被灰色短柔毛和绒毛。叶单叶互生,狭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圆或急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侧脉每边5-8条;叶柄短,长1.5-8
-
华擂鼓艻
华擂鼓艻种名:华擂鼓艻学名:MapaniasinensisH.Uittien别名:科:莎草科属:擂鼓艻属产地分布:产于广东和广西;形态特征:根状茎木质,粗壮。秆生于叶丛外(侧生),高
-
蕉芋
形态特征蕉芋根茎发达,多分枝,块状;茎粗壮,高可达3米。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0-60厘米,宽10-20厘米,叶面绿色,边绿或背面紫色;叶柄短;叶鞘边缘紫色。总状花序单生或分叉,少花,被蜡质粉霜,基部有阔鞘;花单生或2朵聚生,小苞片卵形,长8毫米,淡紫色;萼片披针形,长
-
粗叶耳草
粗叶耳草基本信息学名Hedyotisverticillata(L.)Lam.别称节节花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
-
川东薹草
产地分布产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小花吊兰
产地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近于两列着生;叶片线形,常呈弧状弯曲,长10-30cm,宽3-6mm,有1条明显的中脉,基部扩大,抱茎,膜质,半透明。花茎从叶腋抽出;总状花序顶生;花小,淡紫色或绿白色,有柄;花被6裂
-
维西堇菜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吉林、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云南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8-15厘米。根状茎长,木质化,粗3-4毫米,通常弯曲,带白色,散生数条白色根。叶基生,叶片深绿色,卵形或狭卵形,长2-4.5厘
-
玉带草
玉带草种中文名:羽状穗砖子苗种拉丁名:Mariscusjavanicus(Houtt.)Merr.etMetc.科中文名:莎草科科拉丁名:Cyperaceae命名来源:[Lingn.Sci.Journ.XXI:4.1945]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