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盐草
小喜盐草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小喜盐草相似植物
学名Halophilaminor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沼生目Helobiae
花蔺亚目Butomineae
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喜盐草属Halophila
形态特征
海生草本。匍匐茎纤细,易断,多分枝;节间长1-3厘米;每节生纤细根1条,鳞片2枚;鳞片透明,凸或折叠,近圆形或椭圆形,长2-4毫米,先端急尖或微缺,基部耳状。叶2枚,自鳞片腋部生出;叶片绿色透明,长椭圆形或卵形,长7-12毫米,宽3-5毫米,先端钝,或具小尖头,基部钝或短楔形,或骤缩下延至柄,全缘;叶脉3,中脉显著,缘脉与中脉在叶端连接,横脉3-8对,不明显,与中脉交角70-90°;叶柄圆柱形,长0.5-3.5厘米;雄佛焰苞苞片透明,卵形或近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脊部呈龙骨状凸起;雄花生佛焰苞内,形似圆柱状;花粉为胶质粘连呈念珠状;雌佛焰苞紧裹,长颈瓶状;子房卵圆形,长1-2毫米,花柱伸长,柱头3,纤细,长6-7毫米。果实卵圆形、球形,长2-4毫米,喙长2-6毫米;果皮膜质。种子约20粒,棕色,近球形,直径约0.5毫米。
产地分布
产海南。生于浅海滩上。亦见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本种提示
本种与喜盐草Halophilaovalis(R.Br.)Hook.f.极为相似,且常混生于同一生境。区别在于二者植株大小相差明显;本种叶片小,横脉数目少,与中脉夹角通常在70-90°之间。
-
三尖千里光
三尖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tricusp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
-
费利菊
基本信息中文名:费利菊类别:费利菊属。学名:Feliciaamelloides形态特征她花大小直径约2cm,花芯黄,花瓣有白色、淡蓝色。在甘肃黄河南部、这种小菊花过去到处可见、现在其实变的少了[说实话,很稀少了]。
-
招财树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8~15m,掌状复叶,小叶5~7枚,枝条多轮生。花大,长达22.5cm,花瓣条裂,花色有红、白或淡黄色,色泽艳丽。4~5月开花,9~10月果熟,内有10~20粒种子,大粒,形状不规则,浅褐色。马拉巴栗学名:Pachiramacrocarpa
-
熊草
形态特征株型紧凑。形似芒草般细致,叶片质地硬,但线条柔软自然,多年生白花一次,能长至十五至一百五十公分高,由接近地面的高度长出成束的稍为蜷曲的叶子,叶子橄榄绿色带锯齿,长三十至一百公分,花开在从底部长出长茎上,白色,微香,特别受到游客的喜爱,但开花频率并不高。
-
天山韭
种名:天山韭学名:AlliumdeserticolumM.Pop.别名:科:百合科属:葱属产地分布:产新疆西北部天山地区。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形态特征:鳞茎常单生,极少双生,狭卵状,粗7-10毫米
-
黄花斑鸠菊
黄花斑鸠菊基本信息学名VernoniahenryiDun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
-
毛枝青冈
学名:Cyclobalanopsishelferiana(A.DC.)Oers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山毛榉目Fagales壳斗
-
西南凤尾蕨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国外分布:日本、菲律宾、中南半岛、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态特征叶簇生;柄长60-80厘米,基部稍膨大,粗1-2厘米,坚硬,栗红色,表面粗糙,上面有阔纵沟;
-
宽叶蝇子草
产地分布云南、四川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宝兴吊灯花
宝兴吊灯花基本信息学名CeropegiapaohsingensisTsiangetP.T.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