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藻
大叶藻(学名:Zosteramarina),多年生沉水草本。有根状匍匐茎,节上生须根;茎细,有疏分枝。叶互生;叶长条形,长30-50cm,宽3-5mm,先端钝圆,全缘,有5脉,稀7-11脉;托叶膜质,与叶基分离。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等功效。
- 拉丁名
- Bromus angrenica Drob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亚科
- 早熟禾亚科
- 族
- 雀麦族
- 属
- 雀麦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大叶藻相似植物
基本介绍
大叶藻(学名:Zosteramarina),多年生沉水草本。有根状匍匐茎,节上生须根;茎细,有疏分枝。叶互生;叶长条形,长30-50cm,宽3-5mm,先端钝圆,全缘,有5脉,稀7-11脉;托叶膜质,与叶基分离。具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利水等功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直径2-4毫米,节间伸长,每节生有1枚先出叶和多数须根。先出叶仅具鞘而无叶片,长2-5毫米,膜质,半透明,呈闭合的套管状,顶端钝,腹侧稍凹陷,具3脉;鞘内小鳞片2或4,线形,长2.5-3毫米,先端急尖。营养枝短,具叶3-8枚;叶鞘膜质,管状,长5-15厘米,后期呈不规则的撕裂状;叶耳长约1毫米,急尖;叶舌长不超过0.5毫米,具3-7脉;鞘内小鳞片2或4,线形;叶片线形,长可达50厘米以上,宽3-6毫米,全缘,先端钝圆或稍具突尖;初级叶脉5-7条,中脉于顶端稍加宽,与侧脉在叶端下面呈拱形连接,脉间附束4-5条,次级脉间隔1.5-5毫米,与初级叶脉多少垂直,或有时稍斜升。生殖枝长可达100厘米,疏生分枝;佛焰苞多数;佛焰苞梗扁平,宽1-2.5毫米;佛焰苞鞘绿色,长4-8厘米,宽2-4毫米,边缘无色,膜质,叶耳钝圆,或截形,叶舌极短;苞鞘顶端叶片长5-20厘米,较营养叶狭,先端钝圆,基部缢缩,具5-7脉。肉穗花序长4-6厘米,穗轴扁平,条形,先端钝,具突尖,或有时稍呈急尖;雄蕊花药长4-5毫米,宽约1毫米,通常无苞片状附属物,稀于最下面的雄花一侧具1枚;雌蕊子房长2-3毫米,花柱长1.5-2.5毫米,柱头2,刚毛状,长约3毫米。果实椭圆形至长圆形,长约4毫米,具喙;外果皮褐色,干膜质至近革质,具纵纹。种子暗褐色,具清晰的纵肋。花果期3-7月。2n=12。
具体介绍
生境分布
产辽宁、河北、山东沿海。多生于近岸边浅海中。广布于太平洋及北大西洋地区的欧亚、北非、北美沿海,南至北纬35°左右,北达北极圈内。
生态环境:生于海滩中潮带,成大片的单种群落。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至山东沿海。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寒冷湿润气候,耐盐碱。宜选择海滩地栽培。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春季将老植株挖起,分成数蔸,每蔸有地上茎2-3根,按行株距30cm×20cm开穴,每穴栽1蔸。田间管理栽活后勤拔除杂草,一般不施肥。天旱时注意灌水。
性状
性状鉴别该品呈细长带状,全缘。常皱缩或卷曲,多碎断,直径2-8mm,薄如纸。表面棕绿色至棕色,上有类白色盐霜。质脆,折断面有细毛样纤维。气微臭,味咸。
化学成份
全草含对-磺酸栓皮酸,木犀草素-7-硫酸酯,香叶木素-7-硫酸酯,芹菜素-7-硫酸酯,金圣草素-7-硫酸酯,木犀草素-7,3′-二硫酸酯,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龙胆酸,4-羟基苯甲酸,邻-焦儿茶酸,迷迭香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还含有极性脂类,包括有糖脂和磷脂。糖脂主要有:单半乳糖基二脂酰甘油(即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二半乳糖基二胎酰甘油(即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及磺酸基异鼠李糖基二脂酰甘油(即磺酸基异鼠李糖基甘油二酯);磷脂主要有:磷脂酰胆碱(即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即脑磷脂)及N-脂酰基磷脂酸乙醇胺等。组成糖脂及磷脂的脂肪酸主要有:十八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有亚油酸和α-亚麻酸;十六碳三烯酸及大于或等于二十碳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叶和根茎含有钠、钾、钙、镁。锰、铁、锌、铜、铅、镉、砷、硒、溴、碘、氯、汞和金等元素。
分布
⒈自然生长的分布范围,中国限于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的肥沃海区。人工养殖已推广到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但为冷温带性种类。
⒉中国分布于浙江、福建沿海。为暖温带性种类。
⒊中国裙带莱可分为两型:北海型(formadistansMiyabeetOkam.)藻体较为细长,羽状裂缺接近中肋,孢子叶距叶部有相当的距离。生长在大连、山东沿海。南海型(formatypicaYendo)恰好相反,即体形较短,羽状裂缺较浅,孢子叶接近叶部。浙江嵊泗列岛海域自然生长,即属此型。
应用
用于瘿瘤、瘰痢。单用该品,或与昆布、裙带菜等配伍,以增强消痰及软坚散结之功。用于噎膈,饮食不下。可用砂仁共研末,牛奶送服,共奏化痰散结、益胃之功。
用于疝气,睾丸囊肿。可与海藻、小茴香配伍。
用于水肿、脚气。可与其他利尿药物配伍。
此外,现代又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肿瘤等。单用该品,或配伍适宜的药物。
用法:煎汤,煮熟,凉拌,糖浸,或做丸、散服
功用主治
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祛脂降压、散结抗癌。用于瘿瘤、瘰疬、疝气下堕、咳喘、水肿、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病。
-
花莲柳
种名:花莲柳学名:SalixtagawanaKoidz.别名:科:杨柳科属:柳属产地分布:产我国台湾省。形态特征:灌木。小枝有毛,嫩枝有丝状柔毛。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3-7厘米
-
穴果木
产地分布:我国特产,产广东西部至海南。形态特征:藤本,常呈灌木状或小乔木状;茎无毛或近无毛。叶对生,革质或厚纸质,干后棕黄色或有时带淡黑色,椭圆形、卵圆形或倒卵形,长7-12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尖、钝或圆,基部楔形或圆,全缘,上面光亮,无毛,下
-
云南臀果木
形态特征乔木,高6-15米;小枝灰褐色,具皮孔,被锈褐色柔毛,老时脱落。叶片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稀椭圆形,长9-17厘米,宽4-7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全缘,两面具锈褐色平贴柔毛,老时上面毛脱落,仅沿叶脉仍有毛残存,下面在基部常有2枚深凹陷的腺体,侧脉9-
-
大树茶
大树茶种名:大树茶学名:CamelliaarborescensChangetYu别名:科:山茶科属:山茶属产地分布:分布于大关、盐津等地。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培育:
-
芒颖大麦草
形态特征:越年生。秆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平滑无毛,高30-45厘米,径约2毫米,具3-5节。叶鞘下部者长于而中部以上者短于节间;叶舌干膜质、截平,长约0.5毫米;叶片扁平,粗糙,长6-12厘米,宽1.5-3.5毫米。穗状花序柔软,绿色或稍带紫色,长约10厘米(包括芒);穗轴成
-
巴门纽鳞苔
属拼音名:niulintaishu属拉丁名:Strepsilejeunea所有物种:巴门纽鳞苔湖南纽鳞苔尖叶纽鳞苔纽鳞苔属陕西纽鳞苔
-
旋律鲨鱼捕蝇草
起源捕蝇草属于茅膏菜科捕蝇草属(Dionaea),全属仅1种,但有较多的园艺种、变种,原产美国卡罗莱纳州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区,威尔明顿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生长在稀树草原沼泽的泥炭或沙质土壤中,生长环境常年潮湿,但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淹水的情况。这些地区通常地面生长着低矮草本
-
白脚桐棉
白脚桐棉基本信息学名Thespesialampas(Cavan.)Dalz.&Gibs别名山棉花、白脚桐(海南),肖槿(海南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
-
细叶黄乌头
形态特征细叶黄乌头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直立,圆柱形,长达15厘米,粗约8毫米。茎高55-90厘米,粗2.5-5毫米,中部以下被伸展的短柔毛,上部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毛,生2-4枚叶,在花序之下分枝。基生叶2-4,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4-8.5厘米,宽7-20厘
-
海南娃儿藤
海南娃儿藤基本信息学名TylophorahainanensisTsi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萝藦科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