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果芥
线果芥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
- 别名
- 茶蓝、板蓝根、大青叶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罂粟目
- 科
- 十字花科
- 种
- 菘蓝
- 族
- 独行菜族
- 属
- 菘蓝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线果芥相似植物
学名ConringiaplanisiliquaFisch.etMey.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罂粟目Rhoeadales
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
十字花科Cruciferae
芸苔族Trib.Brassiceae
线果芥属Conringia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无毛;茎单一,直立,少有分枝,苍白色。基生叶或茎下部叶倒卵形,长3-10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有小尖,全缘或有时具不显明齿;上部叶长圆状卵形,长2-4厘米,宽7-10毫米,基部心形,耳状抱茎。总状花序伞房状,果期伸长;花直径约5毫米,花梗长,5-10毫米;萼片线形,长约3毫米;花瓣白色或带黄色,有紫色条纹,长圆形,长约5毫米,顶端圆钝,基部成长爪。长角果线形,长5-8厘米,扁压,果瓣的中脉仅在下部明显,花柱极短,长约1毫米;果梗长10-12毫米。种子长圆状椭圆形,长约1.5毫米。花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产新疆、西藏。生在山坡。分布中亚、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土耳其。模式标本采自中亚。
-
刚毛橐吾
刚毛橐吾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achyrotricha(Diels)Li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岩凤尾蕨
入药部位全草。性味味甘、苦,性凉。归经归大肠、肺、肝经。功效清热利湿,敛肺止咳,定惊,解毒。主治泄泻,痢疾,淋证,久咳不止,小儿惊风,疮疖,蛇虫咬伤
-
瓦叶唇鳞苔
产地分布:产于贡山、元阳、屏边及河口。分布于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南太平洋群岛以及澳大利亚。形态特征:植物体小,长20毫米,带叶宽1.5—2.0毫米,黄绿色。茎粗达130微米,表皮细胞9—17个,内部细胞11—16个,不规则分枝。
-
甘牛至
得油率对甘牛至草进行水蒸气蒸馏得甘牛至油,得油率小于0.3%。得油性状甘牛至油为绿黄色液体,相对密度d20200.886~0.902,折射率n20D1.470~1.476。主要成分:松油烯、芳樟醇、甲基对烯丙基苯
-
天南星
形态特征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鳞芽4-5,膜质。叶常单1,叶柄圆柱形,粉绿色,长30-50厘米,下部3/4鞘筒状,鞘端斜截形;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有时更少或更多,倒披针形、长圆形、线状长圆形,基部楔形,先端
-
滇缅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高8-10米;小枝圆柱形,灰褐色,具稀疏白色皮孔,幼时无毛;冬芽卵形,先端急尖,外被数枚棕褐色光滑鳞片。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4-8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有浅细锯齿,大部分全缘,上下两面均无毛,侧脉7-10对,先端稍
-
长茎马先蒿
形态特征植株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以上,干时不很变黑。地下部分未见。茎茎中空,上部多分枝,圆筒形,近节处略方形,有沟纹,沟中有成行的毛,枝软弱而弯曲,少有伸直,3-4条轮生,除成行而生的毛外,节上之毛尤密而长,至后稍退去。
-
串叶忍冬
串叶忍冬又名贯叶忍冬。
-
细穗金足草
细穗金足草基本信息学名Goldfussiapsilostachys(C.B.ClarkeexW.W.Sm.)Bremek.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南昆杜鹃
南昆杜鹃基本信息学名RhododendronnaamkwanenseMerr.别名南昆山杜鹃(防治选编)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