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狐尾藻
乌苏里狐尾藻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ineberry
- 别名
- 白草莓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蔷薇目
- 种
- 菠萝莓
- 属
- 草莓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乌苏里狐尾藻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MyriophyllumpropinquumA.Cunn.
别名乌苏里[艹/杂](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三裂狐尾藻(东北植物检索表),乌苏里聚藻、乌苏里金鱼藻(台湾植物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桃金娘目Myrtiflorae
小二仙草科Haloragidaceae
狐尾藻属Myriophyllum
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发达,生于水底泥中,节部生多数须根。茎圆柱形,常单一不分枝,长6-25厘米。水中茎中下部叶4片轮生,有时3片轮生,广披针形、长5-10毫米,羽状深裂,裂片短,对生,线形,全缘;茎上部水面叶仅具1-2片,极小,细线状;叶柄缺;苞片小,全缘,较花为短;茎叶中均具簇晶体。花单生于叶腋,雌雄异株,无花梗。雄花:萼钟状;花瓣4,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5毫米;雄蕊8或6,花丝丝状,花药椭圆形、淡黄色。雌花:萼壶状,与子房合生,具极小的裂片;花瓣早落;子房下位,4室,四棱形;柱头4裂,羽毛状。果圆卵形,长约1毫米,有4条浅沟,表面具细疣,心皮之间的沟槽明显。花期5-6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河北、安徽、江苏、浙江、台湾、广东、广西等省区。生于小池塘或沼泽水中。俄罗斯、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
聚花风铃草
产地分布分布于东北地区。形态特征聚花风铃草多年生草生,高40-125cm。茎直立,有时在上部分枝。茎生叶下产的具长柄,叶片长卵形至心状卵形,上部的无柄,椭圆形、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片长7-15cm,宽1.7-7cm;全部叶边缘有尖锯齿,茎叶几
-
土大戟
形态特征根纤细,单一不分枝,长约10厘米,直径约3毫米茎自基部二歧分枝,向上扇状展开,分枝直立,高10-15厘米,纤细。叶对生,长卵状至卵状椭圆形,长2-3厘米,宽8-12毫米,先端渐尖,基部略狭,于茎下部稀疏,于茎上部密集,节间极短;叶脉3-5条由叶基发出直达叶上部边缘;无
-
黑鳞扁莎
种名:黑鳞扁莎学名:PycreusdelavayiC.B.Clarke别名:科:莎草科属:扁莎属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根状茎短,具须根。秆丛生,高40-60厘米,细弱,锐三稜形
-
少花龙葵
少花龙葵基本信息学名SolanumphoteinocarpumNakamuraetS.Odashima别名白花菜(广州、云南河口);古钮菜(广州);扣子草(广东梅县、惠州);打卜子(海南);古钮子、衣扣草、痣草。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爪哇毛耳苔
形态特征茎匍匐,不规则羽状分枝,长1.5—3厘米,直径0.2—0.24毫米,连叶宽1.7—2.1毫米,分枝长而斜展。侧叶覆瓦状排列,斜列;背瓣卵形,稍内凹,长0.9—1.1毫米,宽0.7—0.8毫米,顶端急尖,具长尖,常内卷,边缘常具2—5个毛状齿,背侧边缘呈弓形超过茎,腹侧
-
大序醉鱼草
基本信息学名BuddlejamacrostachyaWall.exBenth.别名长穗醉鱼草(云南植物志),白叶子(云南元江),羊巴巴叶(云南景东),锡金醉鱼草(西藏植物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
-
玉树嵩草
命名来源玉树嵩草KobresiayushuensisY.C.Yang来源:中国植物志第12卷||莎草科Cyperaceae||单穗嵩草组Sect.2.Elyna(Schrad.)C.B.Clarke29.玉树嵩草(高原生物学集刊)Kobr
-
扁芒菊
扁芒菊是菊目(Asterales),扁芒菊属的是多年生草本。产我国新疆。生于河滩地或山坡石隙间。蒙古西部、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扁芒菊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基本信息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
-
日本皂荚
种名:日本皂荚学名:GleditsiajaponicaMiq别名:科:云实科属:皂荚属产地分布: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省,日本、朝鲜也有分布。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25M
-
安息香猕猴桃
安息香猕猴桃基本信息学名ActinidiastyracifoliaC.F.Li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