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状婆罗门参
头状婆罗门参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头状婆罗门参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TragopogoncapitatusS.Nikit.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
菊苣族Lactuceae
鸦葱亚族Scorzonerinae
婆罗门参属Tragopogon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根垂直直伸。茎单生,无毛,有多数纵沟纹,中部以上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叶线形,长12-15厘米,先端渐尖;茎生叶基部扩大,宽1-2厘米,半抱茎,中上部茎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大,单生茎顶或枝端。花序梗上部膨大,粗达1.5厘米,膨大部分长于头状花序。总苞长5-8.5厘米,宽1.7-3厘米;总苞片8-12枚,极少8-14枚,线状披针形,长渐尖。舌状小花黄色。边缘瘦果微弯曲,长2.8-3.8厘米,土黄色,5肋,沿肋有鳞片状突起,向上渐窄成细喙,喙长1.7-2.5厘米,喙顶头状扩大,与冠毛连接处有蛛丝状毛环;向内排列的瘦果渐平滑,中央的瘦果沿肋无鳞片状突起。冠毛淡黄色,长2.5-3厘米。花果期5-6月。
产地分布
分布新疆(阿勒泰、托里、石河子、乌鲁木齐、奇台、木垒、霍城、伊宁、特克斯、昭苏)。生于田边、水沟旁及山前草坡,海拔700-2000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吉尔吉斯。
-
紫脉花鹿藿
形态特征本变种和原变种喜马拉雅鹿藿(原变种)不同之处在于小叶圆卵形,长宽近相等,为2.5-4.5厘米;总状花序较短,长6-9厘米;花较少,3-5朵;最下方萼齿较花冠为短,长8-10毫米。生长环境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林下、山沟或田地边。
-
红纹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河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外分布:自苏联西伯利亚经蒙古人民共和国至我国北方诸省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龙州凤仙花
种名:龙州凤仙花学名:ImpatiensmorseiHook.f.别名:科:凤仙花科属:凤仙花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广西。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粗壮肉质,紫褐色,上部具分枝,下部常裸露
-
北韭
形态特征鳞茎单生或2枚聚生,近圆柱状,长3-6厘米,粗0.5-1.5厘米;鳞茎外皮黄褐色至灰褐色,破裂成纤维状,呈网状。叶条形,比花葶短,宽1-3毫米,边缘光滑或具细糙齿。花葶圆柱状,高(20-)30-60厘米,中部粗1.5-3毫米,1/3-1/2被疏离的光滑叶鞘;总苞2裂,
-
疆南星
形态特征块茎扁球形。叶柄基部1/3鞘状,比叶片长;叶片心状戟形或三角形,锐尖。花序柄长于叶柄或近等长,长50-60厘米。佛焰苞绿色:管部狭;檐部长披针形,急尖,内面淡绿色;附属器圆柱形,红色,比雄花序长1/2-1倍;基部中性花扁,3轮。果红色。花期4-5月。采收和储藏:秋季可
-
光萼苔
产地分布西藏,甘肃形态特征植物体大型,绿色或深绿色,稀疏不规则分枝。侧叶卵形。尖端具2~4个短齿,叶细胞壁薄,三角体大,腹瓣长、大,舌形,边缘无齿。腹叶大,椭圆形,基部有扭曲。生长习惯生长在沟边、树干、石壁及土坡
-
紫背栉花竹芋
形态特征根出叶,叶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叶面深绿色,具有淡绿、白至淡粉红色羽状斑彩,叶柄及叶背暗红色。叶长椭圆形,叶缘稍有波浪形起伏状,叶面七彩斑斓。生长环境喜高温高湿的半阴环境,不耐寒,忌烈日暴晒。栽培土质以腐殖质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
-
罗伞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高3-20米,树皮灰棕色,上部的枝有刺,新枝有红锈色绒毛。叶有小叶5-9;叶柄长至70厘米,无毛或上端残留有红锈色绒毛;小叶片纸质或薄革质,椭圆形至阔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35厘米,宽6-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通常楔形,稀阔楔形至圆形,幼时两面均
-
绵穗苏
绵穗苏基本信息学名Comanthosphaceningpoensis(Hemsl.)Hand.-Mazz.别名半边苏、野鱼香、野苏(贵州兴义),火胡麻(贵州绥阳)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无毛大籽筋骨草
形态特征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植株无毛;茎柔弱,萎软状,匍匐生根;穗状花序序轴柔弱;萼齿十分短,圆形;花冠无毛,冠筒伸出。参看:大籽筋骨草(原变种)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720米的石灰岩上。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