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叶风毛菊
锥叶风毛菊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类型
- 草本类
与锥叶风毛菊相似植物
锥叶风毛菊基础信息
学名SaussureawernerioidesSch.-Bip.exHook.f.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菜蓟族Cynareae
飞廉亚族Carduinae
风毛菊属Saussurea
风毛菊亚属Subgen.Saussurea
无茎组Sect.Acaules
形态特征
多年生无茎草本,植株矮小,高1.2-3厘米。根状茎细长,多分枝,上部被稠密暗紫褐色鞘状残迹,下部生多数淡褐色须根。叶莲座状,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3-1.5厘米,宽1-3毫米,有短叶柄,柄长3-4毫米,柄基鞘状扩大,顶端急尖,有小尖头,浅裂,侧裂片2-3对,尖锯齿状,顶端有小尖头,叶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或干后黄色,无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单生根状茎分枝的顶端。总苞钟状,直径1-1.5厘米,紫色;总苞片3层,几等长,外层卵状披针形,长1.1厘米,宽5毫米,顶端渐尖,中层长披针形,长1厘米,宽2毫米,顶端长渐尖,有小尖头,内层线形,长1厘米,宽1毫米,顶端有小尖头。小花紫红色,长1.2厘米,细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5毫米。瘦果圆柱状,长2毫米,淡褐色,无毛。冠毛2层,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长5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厘米。花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分布四川(康定、道孚)、云南(德钦)、西藏(申扎、南木林、拉萨、八宿、芒康)。生于山坡草地或砾石山坡,海拔4200-5400米。锡金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锡金。
-
顶芒野青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状茎。秆高50-60厘米,径2-3毫米,乎滑无毛。吐鞘平滑,紧密抱茎;叶舌膜质,长3-5毫米,秆生叶舌长可达7毫米,顶端钝或稍尖;叶片扁平或纵卷,长达25厘米,宽2-4毫米,两面平滑无毛或有时稍糙涩,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10-15厘米,宽达12厘米
-
欧洲千里光
欧洲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vulgari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匍茎小报春
匍茎小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tenellaKingexHook.f.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
-
腺毛粉条儿菜
产地分布:产四川、陕西(太白山)、甘肃(南部)。生草丛中或山坡林下,海拔3300-4300米。形态特征:植株具纤维根。叶纸质,条形,长5-18厘米,宽2-5毫米,先腺毛粉条儿菜端渐尖。花葶高10-30厘米,有腺毛,中下部有几枚长1.5-5厘米的苞片状叶
-
阔羽粉背蕨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而直立,被宽披针形、褐色或棕红色、有光泽的鳞片。叶簇生;柄粗壮,粗约3毫米,长10-35厘米,栗红色、有光泽,光滑;叶片五角形,长8-15厘米,宽6-12厘米,基部三回羽裂,中部二回羽裂,向顶端一回羽状深裂,分裂度粗;羽片3-5对,下面两对常以无翅叶轴分开,或
-
朱槿
朱槿又名扶桑、佛槿、大红花、中国蔷薇。学名:Hibiscusrosa-sinensisLinn.锦葵科木槿属,落叶(常绿)灌木。由于花色大多为红色,所以中国岭南一带将之俗称为大红花。朱槿在古代就是一种受欢迎的观赏性植物,原产地为中国。在西晋时期的一本著作《南方草木状》中就已出现朱槿的记载。现在
-
谷清草
产地分布最低海拔:780左右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境:沼泽草地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山香
山香基本信息学名Hyptissuaveolens(L.)Poit.别名山薄荷(福建厦门),毛老虎(广西南宁、百色,广东),蛇百子、毛射香(广西百色),药黄草(广西南宁),假蕾香、臭草(广东),狛骨消(亨利台湾植物名录)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黄斑唇柱苣苔
黄斑唇柱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hiritaflavimaculata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尾瓣插柚紫
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全缘。圆锥花序通常腋生,稀顶生,有时为总状花序或聚伞花序。花小,两性;萼小,4齿裂或片裂;花冠常深裂至基部,裂片4,有时成对分离或基部合生成短管,花蕾时内向镊合状排列;雄蕊2枚,着生花冠裂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子房2室,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