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近冠唇花
相近冠唇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ora tenuior L.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管状花目
- 科
- 唇形科
- 亚科
- 野芝麻亚科
- 族
- 塔花族
- 属
- 新塔花属
- 类型
- 草本类
与相近冠唇花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MicrotoenaaffinisC.Y.WuetHsuan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
野芝麻族Lamieae
野芝麻亚族Subtrib.Lamiinae
簇序草属Craniotome
冠唇花属Microtoena
狭萼系Ser.Stenocalyces
形态特征
草本。茎下部木质化,四稜形,具深槽,被短腺毛。萌生枝上的叶卵圆形或宽卵圆状圆形,长1.1-2.5厘米,宽1-2.6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截状楔形,两面均被微柔毛,纸质,边缘具疏圆齿,叶柄长1.7-2.2厘米,被毛同于茎;苞叶叶状,较小。聚伞花序腋生,单花;总梗长6-15毫米,纤细,被腺微柔毛;苞片线形,长4-6毫米,宽约1毫米。花萼钟形,长约8.5毫米,宽约2毫米,外面被腺微柔毛,内面无毛,齿线状披针形,后1齿长5毫米,为其余4齿长的2倍。花冠紫色,长约1.7厘米,冠筒基部宽约2毫米,至喉部宽约4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5.5毫米,基部截状偏斜,下唇与之近等长,3裂,中裂片圆形。雄蕊4,包于盔内,花丝扁平,无毛。花柱丝状,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子房无毛。小坚果未见。花期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中部;生于常绿阔叶林下,海拔28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寻甸。
-
纤齿枸骨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7米;幼枝亮褐色,或灰白色,具纵条纹,密被短柔毛;顶芽卵球形,被短柔毛,顶端骤尖。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5~4.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具1弱刺尖,基部圆形,稀钝,边缘具4~6对锯齿,齿尖具细刺,叶面深绿色,具
-
合苞橐吾
合苞橐吾基本信息学名Ligulariaschmidtii(Maxim.)Makino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短枝鱼藤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羽状复叶长15-20厘米;小叶2-3对,近纸质,倒卵状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或短渐尖,钝头,基部阔楔形或钝,两面均稍隆起。总状花序腋生,不分枝或近基部少分枝,远较复叶长;花束的轴节状,长4-6毫米,与花梗同被微柔毛;
-
假玉桂
学名:CeltistimorensisSp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榆科Ulmaceae朴
-
心果囊瓣芹
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地区。生于海拔2800—4000米的山沟及河边丛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8—90厘米,一般高20—40厘米。根圆锥形,有的有支根,呈叉状,长3—11厘米。茎有2个以上分枝。叶异形,茎下
-
长梗无心菜
产地分布四川西南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棕鳞肋毛蕨
形态特征叶簇生;叶柄长50~60厘米,基部粗5~6毫米,深禾秆色,上面有两条纵沟,基部以上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3毫米,先端纤维状,近全缘,薄膜质,棕色并有深虹色光泽;叶片三角形,长40~50厘米,基部宽35~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脏形,三回羽状至四回羽裂;羽片8
-
多花野牡丹
多花野牡丹(学名:Melastomaaffine)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的植物。分布在菲律宾、台湾岛、中南半岛、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东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83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谷林下、疏林下、山坡、湿润以及干燥的地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多花野牡丹形态特征
-
盐爪爪
形态特征小灌木,高20—60厘米;茎直立,斜升或平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幼枝带黄白色。叶互生、圆形,长4—10毫米,宽l—2.5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延,半抱茎,肉质,灰绿色。穗状花序圆柱状或形,长8l—15(20)厘米,直径3—4毫米,每3朵花生于一鳞状苞片内;雄蕊2,
-
湿唇兰